基本內(nèi)容
中文名稱:譚子猶
朝代:清
國別:中國
(公元18-19世紀初)〔清〕字云龍,號墨莊居士,山東濰縣人,木工出身,生卒年不詳。幼失學而姿性靈敏,常與鄭燮(1693-1765)接近,學鄭燮書畫幾可亂真,所仿鄭板橋書畫款識、印章均偽托逼肖。曲阜桂馥教授萊州時,驚嘆其畫神似板橋。與掖縣翟云升(1766-1860)交往甚厚,每至掖必居其家,切磋書藝。亦工篆書,曾著《印譜》,黃縣賈筠生為之序。傳世作品有《菊石圖》軸,紙本,水墨,縱172厘米,橫48.5厘米,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乾隆五十七年(1792)作《蘭石圖》扇,五十八年作《仿鄭燮竹石圖》軸,藏青島市博物館。
2005年,山東電視臺收藏天下數(shù)字頻道的藏友的一件譚子猶的《竹石冊》上,譚子猶署自款的一副圖上的年款表明,譚子猶的所處時代被人們錯誤的提前了六十年,而他實際上應該與鄭板橋并不認識。這項發(fā)現(xiàn)也從學術上證實了,譚子猶并不是鄭燮(1693-1765)的代筆人,他出生的時候,鄭燮已近晚年。其畫隨與鄭燮神似,但其字卻是刻意模仿,并非如鄭燮字是出自隸書體而自成一家,其筆畫較鄭燮書更為流暢卻失隸骨,故其畫隨能亂真,卻與真品有本質(zh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