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塞莫爾·柯爾特——左輪手槍之父
柯爾特1835年發(fā)明的那種左輪手槍為火帽擊發(fā)式,使用口徑10.16毫米的紙彈殼錐形彈頭,與現代左輪手槍相差無幾,為此,不少史書將柯爾特稱為“左輪手槍之父”。
人物經歷
柯爾特1814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國康狄格涅州卡特伏德市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就是一個手槍迷,擔任絲綢廠老師的父親給他買來了各式各樣的手槍,小柯爾特總要把每一種槍都拆開,以探究其內部奧妙。
1830年~1831年間,完成大學預科和阿默斯特學院學業(yè)后的柯爾特登上了一艘名叫“科沃” 號的雙桅船,開始了經好望角到英國和印度旅行。大海茫茫,水天一色,雙桅船在海上靜悄悄地行駛著,在漫長的旅途中,柯爾特除了登上甲板,遠望海鳥追逐輪船外,還經常跑到駕駛艙。舵手手扶舵輪,時而向左轉,時而向右轉,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一直琢磨著如何把新式擊發(fā)槍原理與舊式轉輪槍結合在一起的柯爾特突然爆發(fā)出靈感,他高聲喊到:“成功了!成功了!”把整個駕駛艙里的人弄得莫名其妙。
柯爾特連忙跑回船艙,模仿舵輪的結構繪制出一種全新的手槍圖紙,并急不可待地用木頭雕出擊發(fā)式轉輪手槍的模型。
回到美國后,柯爾特一頭撲進轉輪手槍的研制工作中。1834年,在來自巴爾的摩的機械工約翰·皮爾遜的協助下,柯爾特很快就制造成功了可以發(fā)射的樣槍。
在柯爾特發(fā)明左輪手槍之前,所有的轉輪手槍都是手動轉輪手槍,而柯爾特的轉輪是由待擊發(fā)的擊錘轉動,這種自動轉輪手槍的誕生使過去所有的手動轉輪手槍相形見絀。與過去的轉輪手槍相比,柯爾特轉輪手槍有如下獨特之處:彈倉作為一個帶有彈巢的轉輪,能繞軸旋轉,射擊時,每個彈巢依次與槍管相吻合。轉輪上可裝5發(fā)子彈,槍管口徑為9毫米。而且它采用當時最先進的撞擊式槍機,擊發(fā)火帽和線膛槍管,尺寸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功能完善。
個人特長
柯爾特是一個技術和經營兩方面的全才,他在發(fā)明轉輪手槍后,一方面不斷改進,從1847年至 1860年間,他共改進與推出12種轉輪手槍;另一方面,他將發(fā)明與實業(yè)結合在一起,他申請專利時,申請的專利要求范圍達8項,其中包括轉輪手槍上的槍管、轉輪彈膛和槍底把的連接方法等,而且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廠 ——柯爾特武器制造公司。不過,這其間他也遇到過挫折,自己的兵工廠創(chuàng)辦6年后因難以維系——曾經倒閉。
不過,轉輪手槍1846年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戰(zhàn)爭使他時來運轉,在陸軍上尉S ·H·沃克的支持和合作下,柯爾特在家鄉(xiāng)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重建了自己的公司,他設計制造的0.44英寸M1847式轉輪手槍被美國聯邦政府大量購買。當然,柯爾特的轉輪手槍也確實使美軍得心應手。戰(zhàn)后,柯爾特公司迅速發(fā)展壯大起來,很快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大公司,至今,該公司在世界上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