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雕且凍:(生卒年待考),西羌族。著名東漢時期西羌民族起義領(lǐng)袖。
雕且凍,是先零王朝佐政雕狼莫之孫。
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夏,雕且凍偕同族兄雕傅難等,率領(lǐng)諸種羌民族大起義,攻掠金城、三輔,盡殺漢族官吏。
東漢王朝以騎都尉馬賢為征西將軍,率軍十萬屯于漢陽,并筑塢壁三百所以抵御羌民。
雕且凍率領(lǐng)羌民起義軍攻克武都、燒毀隴關(guān)(今陜西隴縣隴山),掠走了東漢王朝設(shè)在隴關(guān)飼馬苑的馬匹。
東漢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春,雕且凍率領(lǐng)羌民起義軍,打了一個漂亮的埋伏戰(zhàn),一舉擊殺了征西將軍馬賢。
自此,羌民起義軍氣勢大盛,居于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的東羌,以及居于隴西、漢陽、延及金城塞外的西羌聯(lián)合起來,由鞏唐羌攻隴西、掠關(guān)中,罕種羌攻北地,諸種羌攻武威。
東漢王朝大大驚恐,將安定郡內(nèi)遷至扶風、北地郡遷至馮翊(治高陵,今陜西高陵),以大將軍張喬率軍十五萬屯三輔以衛(wèi)京都。
后由護羌校尉趙沖招撫諸羌,罕種羌五千余戶降。
漢安二年(143年)夏,護羌校尉趙沖率軍擊敗燒何羌于參隴(今甘肅慶陽),接著又在冬季再次大敗諸羌,前后降者三萬余戶。
東漢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春,護羌從事馬玄與羌眾聯(lián)合反出邊塞,護羌校尉趙沖率軍追擊,到建威城雕陰河(今青海貴德河陰鎮(zhèn)),他所率的諸羌紛紛叛走,趙沖追擊,遇羌民伏兵身亡。
東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左馮翊梁并以恩信招降雕且凍等五萬余戶。隴右復(fù)平。
自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起,東漢王朝對羌作戰(zhàn)共耗資八十余億。由于諸將貪污腐化,不恤軍事,士卒死亡不計其數(shù),極大地削弱了東漢王朝的力量。
到了東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隴右地區(qū)基本平定,東漢西陲一度無戰(zhàn)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