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方鳴謙,元末降明大將軍 方國珍的侄子,黃巖人!睹魇贰分辉跍偷膫饔浝锔接洠骸傍Q謙,國珍從子也,習海事。”
據《溫州廳志》記載,1387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倭寇侵擾江浙沿海,百姓深受其苦,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國公湯和在沿海筑城設防。湯和薦舉方鳴謙上殿獻策,提出在沿海筑城設置衛(wèi)所,征集當地兵丁常年守衛(wèi)。得朱元璋的贊賞,故派湯和領方鳴謙去江浙沿海量地筑城。其中,方鳴謙在金山衛(wèi)城,設計得最好,筑城成方,各三里,衛(wèi)指揮所設在城內,可以左右策應各城抗倭。他在乍浦、柘林筑的是圓城、長城,由此民眾稱他為“方圓長”。
倚靠橫山,以此山南北為點,圍成呈方形的三面土城。所城7里10步,高2.4丈,厚2丈,四邊護城河環(huán)繞。橫山東麓聚步兵,西麓具戰(zhàn)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