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9.12-2010.12 美國密歇根大學 訪問學者(博士后)
2009.2-2009.3 比利時根特大學 合作研究員
2003.9-2006.7 北京師范大學 比較教育學博士
2000.9-2003.7 北京師范大學 比較教育學碩士
1996.9-2000.7 華南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學學士
科學研究
●外文期刊或者港澳臺專稿
1) 中國學前教育の発展:回顧と展望(唯一作者),中國科學技術月報2011年5月號(第55號特集:中國初?中等教育の現狀と動向)(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総合研究センター),http://www.spc.jst.go.jp/hottopics/1105elem_sec_education/r1105_lim.html
2) 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百年探索歷程——中國學前教育改革進入新的戰(zhàn)略調整期(第二作者,霍力巖和李敏誼),《教育資料集刊第四十五輯――2010 各國初等教育(含幼兒教育)》(TSSCI),2010/03,59-80(電子版)
●22種(B類)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yè)技術教育政策的話語演變——基于N-Vivo的文本分析研究(通訊作者,與滕珺),《教育研究》(CSSCI來源期刊)(用稿通知)
2) 改革開放三十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偉大成就(唯一作者),《教育學報》(CSSCI來源期刊),2008/12,17-31。《新華文摘》2009年第6期對本文觀點進行轉載,全文入選教育部社科司主編《復興之路——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理論研究專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4-025880-6);同時也入選顧明遠,劉復興主編《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紀實》(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1-007448-1),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100種(C類)
1) 國外近十年幼小銜接理論研究綜述,《比較教育研究》(第一作者,與劉穎和崔淑婧)(CSSCI來源期刊),2010/05,86-90
2) 國際學前教育指標體系建設的新趨勢(第一作者,與霍力巖),《比較教育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09/12,69-75(人大復印報刊資料 教育學 2010 第4期 本期關注欄目 全文轉載)
3) 顧明遠基礎教育思想的若干要素(唯一作者),《中國教育學刊》(CSSCI來源期刊),2008/12,13-16
4) 從“開端計劃”到“穩(wěn)健起步計劃”:國際社會建設和諧教育的不懈努力(唯一作者),《比較教育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08/4,36-41
5) 試析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理論流派及其啟示(唯一作者),《比較教育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07/11,69-74
●其他CSSCI
1) 從布萊爾到布朗——英格蘭幼兒教育和保育政策的發(fā)展歷程和新進展(第一作者,與張晨輝),《外國教育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09,57-64
2) 近十年國外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于幼小銜接問題看法的研究綜述,《外國中小學教育》(CSSCI拓展版來源期刊)(第一作者,與崔淑婧和劉穎),2010/05, 11-17
3) 美國高校榮譽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及選拔標準綜述(第一作者,與李金閣,虞立紅),《中國大學教學》(CSSCI來源期刊),2009/06,94-96
4) 本科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與實踐(第三作者),《中國大學教學》(CSSCI來源期刊),2009/01,24-26
5) 改革開放三十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偉大成就(唯一作者),《教育學報》(CSSCI來源期刊),2008/12,17-31。《新華文摘》2009年第6期對本文觀點進行轉載,全文入選教育部社科司主編《復興之路——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理論研究專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4-025880-6);同時也入選顧明遠,劉復興主編《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紀實》(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1-007448-1),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非CSSCI的專業(yè)期刊和報紙
1) 近十年國內外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于幼小銜接問題看法研究的比較(第三作者,與崔淑婧和劉穎),《學前教育研究》,2011/4,20-23
2) 建構適合中國兒童的“發(fā)展適宜性課程”(第二作者,霍力巖和李敏誼),教育導刊,2010/8(下半月),4-6
3) 國家資格證書制度的國際比較(第一作者,與姚云),《大學》(學術版),2010/09,82-91
4) 學生為主體應成為教育的行動原則,《中國教育報》,2009-1-22(8)。
5) 美國早期教育課程模式與當代中國早期教育課程改革(唯一作者),《學前教育研究》,2009/1,27-30
6) 流行背后的誤用與背離——反思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中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的一些誤區(qū)(第一作者),《學前教育研究》,2006/7-8,20-23
●著作/譯著/教材
1) 編著《教育探索之路——對話顧明遠教育思想》(第一作者,與滕珺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300-09664-3,27.4萬字
2) 編著《顧明遠教育口述史》(第一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ISBN978-7-5041-6052-2,22.9萬字
3) 譯著《有準備的教師》(第一譯者,與張晨暉等合作),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待出版)
4) 譯著《學前教育改革與國家反貧困戰(zhàn)略》(第一譯者,與霍力巖合作),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ISBN978-7-5041-3787-6,29.1萬字。入選《中國教育報》“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名列第一本)。
5) 譯著 《當代美國課堂教學》(第二譯者,與嚴文蕃合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ISBN978-7-5343-8354-0,59萬字(第一譯者是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教授嚴文蕃博士)
6) 譯著《課程模式與早期教育》(唯一譯者),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5041-3892-7,39.1萬字
7) 譯著《早期教育研究方法》(第一譯者,與滕珺合作),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5041-3787-6,33萬字
8) 譯著《蒙臺梭利教育法》(第二譯者,與霍力巖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300-09489-2,26.3萬字
9) 譯著《童年的秘密》(第二譯者,與霍力巖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300-09131-0
10) 參編著作《復興之路——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理論研究專集》(教育部社科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4-025880-6(入選論文《改革開放三十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偉大成就》)。
11) 參編著作《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紀實》(顧明遠,劉復興主編)(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ISBN號: 978-7-01-007448-1),入選論文《改革開放三十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偉大成就》,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12) 參編著作《教育人生 明志致遠——顧明遠教授從教六十周年慶賀文集》(王英杰,曲恒昌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入選論文兩篇:《顧明遠先生的治學歷程和學術貢獻》和《一所大學與一個國家》)
13) 參編著作《國外幼兒園課程》(唐淑 孫起英主編)(幼兒課程研究論文集粹 第2卷),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ISBN號:978-7-81101-954-4(入選論文《試析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理論流派及其啟示》)
14) 參編著作《幼兒園課程基本理論和整體改革》(唐淑 孫起英主編)(幼兒課程研究論文集粹 第2卷),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ISBN號:978-7-81101-952-0(入選論文《非普遍性發(fā)展理論及其對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啟示》)
15) 主編高校教材《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ISBN號:978-7-81101-952-0
16) 參編高校教材《公共教育學》(石中英主編)第八章“學校的評價與督導”(三萬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ISBN978-7-04-031243-0,17.5萬字
17) 主編(副主編)幼兒園教材一套(6本教師用書,24本兒童用書):幼兒園多元智能做中學綜合主題課程(副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2010年。
●咨詢報告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子課題“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咨詢報告,提交給教育部,2009年。(有工作證明)
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子課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咨詢報告,提交給教育部,2009年。(有工作證明)
3) 《發(fā)揮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基礎性作用研究》咨詢報告,提交給教育部國家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2009年。(有采用證明)
●科研項目
1) 縱向:《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三十年研究》(教育部社科司,2008JYJ022),第二主持人,經費5萬元(已經結題,通過鑒定),2008-2009.
2) 縱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當前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中若干重要問題的國際比較研究》(教育部社科司,07JJD880224),第二主持人,經費20萬元,2007-2011.
3) 縱向:教育部、財政部國家2009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教育學原理》網絡課程,主要成員,經費10萬元(負責人:石中英;已經結題,通過鑒定),2009-2010
4) 縱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推進素質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教育部社科司,05JJD880054),主要成員,經費20萬元(負責人:霍力巖教授,李家永副教授),2005-2010.
1) 縱向:項目《中國學前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課題》,教育部委托課題,主要成員,經費30萬(負責人:袁振國教授),2008-2010.
2) 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學生語文和數學能力評估》,(比利時根特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與華南師范大學),主要成員,經費8萬人民幣+2.25萬歐元(負責人:曾曉東教授,綦春霞教授),2009-2011.
3) 國際合作項目《中美幼兒園教育的比較研究》,(美國密歇根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方主持人,經費在密歇根大學SUSAN NEUMAN處(總負責人:SUSAN NEUMAN教授),2009-2012.
4) 國際合作項目《中澳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比較研究》,(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方主持人,經費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Dr. Jillian Fox處,2011-2012.
5) 橫向:《兒童早期養(yǎng)育與教育項目》子課題“幼兒教師發(fā)展技術支持與研究”(諾基亞,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基金會,美國國際計劃),唯一主持人,經費16萬,2008-2009.
6) 橫向:《教育起點公平:貧困地區(qū)學前教育項目》(主要成員),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經費20萬元(負責人:霍力巖教授),2009-2012.
7) 橫向:《石景山綠色學前教育項目》(主要成員),石景山教委,經費。20萬元/年(負責人:霍力巖教授),2010-2013.
8) 校級項目 “西方幼兒園課程模式及其中國化”(科研啟動經費),唯一主持人,經費2萬,2006-2008.
9) 校級項目 教改立項“勵耘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與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唯一主持人,經費3萬,2007-2010.
10) 校級項目“中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數據庫建設與政策咨詢研究” 子課題“中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指標體系的設計與論證”(主要成員),經費4萬元(負責人:霍力巖教授),2009.
11) 校級項目北京師范大學 985課題“4-8歲課程與教學一體化”(主要成員),經費6萬元(負責人:馮曉霞教授),2009-2012.
12) 校級項目北京師范大學 985課題“我國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主要成員),經費6萬元(負責人:霍力巖教授),2009-2012.
13) 參與美國學前教育研究項目,The World of Words: An Embedded Multimedia Vocabulary Intervention for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re-K Children. Funding Agency: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Amount: $470,794. Period: 2/3/2009 - 1/3/2012. 負責人:Susan Neuman。參與工作時間:27/12/2009 - 28/12/2010,主要任務:參與教師問卷設計和后期的數據分析寫作。
14) 參與美國學前教育研究項目,Jump Start for Young Children. Funding Agency: Jump Start. Amount: $60,421. Period: 2/9/2008 - 1/9/2010. 負責人:Susan Neuman。參與工作時間:27/12/2009 - 28/12/2010,主要任務:深入貧困社區(qū)的托幼機構,培訓參加JUMP START項目的學生志愿者,示范如何設計教師主導的故事閱讀活動以提高兒童的讀寫能力和閱讀興趣。
●國際學術會議
1)? 2010年4月,美國密歇根州幼兒教育年會,密歇根州GRAND RAPIDS,論文題目:What I Will Take Home with Me to Chin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2)? 2011年8月9日-11日(韓方全額資助),韓國KICCE年會,韓國首爾,論文題目:A Study on Early Year Services in Poor Rural Areas in China
3)? 2012年1月27日-29日(日方全額資助),日本廣島大學幼兒教育國際研討會,日本廣島。
●國外進修和訪學
1)? 2009.2-2009.3,比利時根特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合作研究),根特大學Martin Valcke教授資助。研究主題:IRT(項目反應理論)及在學生評估中的應用。(邀請信為證明)
2)? 2009.12.27-2010.12.28,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者(博士后),合作導師為Susan Neuman教授,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A類項目)。研究主題:國家反貧困戰(zhàn)略與學前教育政策。(邀請信及出國留學回國服務證明)
教學工作
2006.9-2007.7
①本科課程 國際組織視野下的教育新進展
②研究生課程 比較教育概論
2007.9-2008.7
本科課) 公共教育學
① 研究生課程 比較教育概論
②研究生課程 教育科研方法
2008.9-2009.7
①本科課程 公共教育學
②研究生課程 比較教育概論
③研究生課程 教育科研方法
2009.9-2010.7
①研究生課程 教育科研方法
②2010.1-2010.5 美國密歇根大學本科生課程“中美學前教育中關于兒童入學準備的比較研究”(Education 490-012, Topics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etting ready for school in China and the U.S.)的特邀講師,主講教授是Kevin Miller和Susan Neuman。
2010.9-2011.7
①本科課程 教育見習的實務
②注:2009.12-2010.12出國訪學
2011.9-2012.7
①本科課程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②研究生課程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服務
1)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構
2) 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模式及其對中國學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3) 圖畫書閱讀與幼兒園整體課程建構
4) 教育研究方法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5) 教研員專業(yè)發(fā)展與區(qū)域課程建構
榮譽記錄
1)?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紀實》(主要參與者),人民出版社,2008年,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2)? 國際視野下的公共教育學教學改革(排名第二),2008年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 2008年4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期間,由本人組織的公共教育學課程得到專家組“極優(yōu)”的評價。
4)? 公共教育學(唯一),2008年北京師范大學首屆多媒體教學軟件比賽優(yōu)秀獎。
5)? 2007年12月,獲得2006-2007年度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輔導員(班主任)”。
6)? 2006年,“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研究”獲聯校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