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熊璉祖籍江西南昌,祖父來如皋游幕,移家于此。父大綱,工詩文,早逝。璉與弟瑚依寡母生活,“弱齡愛書,能文章,勝男子,既長,學(xué)益進(jìn)”。璉自幼許配同邑陳遵,未幾,遵染病癡呆。據(jù)云陳遵之父允悔婚,而璉“堅(jiān)持不可”,卒歸陳家,于是“里鄰稱其賢”。出嫁后,家貧不能給,半生依父母弟居,苦吟終身以自遣。晚年設(shè)帳為塾師。學(xué)詩于詩人江片石,其詩切自身世,出于性靈,讀之令人“神凄骨悲,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保ㄅ绥⒏哚秶娸统跫罚。
熊璉著有《淡仙詞鈔》4卷,《詩話》4卷,另有詩、文、賦各若干卷。詩詞曾通過在書院讀書的弟弟熊瑚的抄錄而流傳于當(dāng)?shù)。詩詞刻本于嘉慶二年(1797)初版,有翁方綱、法式善、羅聘等題詞,可知熊璉大致生活年代在乾嘉二朝間。
著作成就
著有《澹仙詞鈔》4卷、《澹仙詩話》4卷,另有詩、文、賦各若干卷。詩作《見蝶》《詠螢》被袁枚選入《隨園詩話》。
詩論主張
錢泳《履園叢話》說:“(澹仙)嘗著詩話四卷,其略云:u2018詩本性情,如松間之風(fēng),石上之泉,觸之成聲,自然天籟。古人用筆各有妙處,不可別執(zhí)一見,棄此尚彼。u2019又云:u2018詩境即畫境也。畫宜峭,詩亦宜峭;詩宜曲,畫亦宜曲;詩宜遠(yuǎn),畫亦宜遠(yuǎn)。風(fēng)神骨氣,都從興到,故人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也。u2019
人物評價(jià)
清代文學(xué)家袁枚《隨園詩話》中說:“熊澹仙女子不止通詩,詞賦俱佳。以所天(丈夫)非解事者,故詠螢火云:“水面光初亂,風(fēng)前影更輕。背燈兼背月,原不向人明。”
清代如皋知縣曹龍樹《題如皋女史熊澹仙詩集》中說:“璉幼慧,好讀書,作詩賦間出奇句驚長老,老益耽之。制藝俱嫻!
清代文學(xué)家錢泳《履園叢話》中說:“澹仙詩詞俱妙,出于性靈!额}黃月溪乞食圖》云:u2018田園蕩盡故交稀,舞榭歌筵一夢非。未必相逢皆白眼,憑他黃犬吠鶉衣。u2019借題發(fā)揮,罵盡世人!
晚清詞論家況周頤在《玉棲述雅》中稱贊道:“熊淡仙秉冰檗之貞操,振金荃之逸響,一洗春波綺紈,近于樸素渾堅(jiān)……清流之筆,雅正之音,自是專家格調(diào),視小慧為詞者,何止上下樓之別!”
近代學(xué)者冒鶴亭在《龍游河棹歌》中寫道:“婦人詩話古來無,璉也文章比大家(曹大家)。女是澹仙男冠柳(王觀),東皋詞學(xué)不為孤。”
詩詞選摘
詩作
《見蝶》
曉露零香粉,春風(fēng)拂畫衣,
輕紈原在手,未忍撲雙飛。
《螢火》
水面光初亂,風(fēng)前影更輕。
背鐙兼背月,原不向人明。
《漁父詞》
垂釣本無心,得魚亦不喜。
隨意換村醪,歸來月滿水。
獨(dú)酌聽秋聲,小艇蘆花里。
《村女》
柔桑枝上聽鳴鳩,曉起提筐上翠疇。
借問誰家春夢好,半窗紅日未梳頭。
《菜花》
尺土依然雨露勻,黃花燦燦蝶飛頻。
朝來不厭臨窗看,也算貧家一段春。
《題黃月溪乞食圖》
田園蕩盡故交稀,舞榭歌筵一夢非。
未必相逢皆白眼,憑他黃犬吠鶉衣。
《枕上》
豆花蒙密掩蓬廬,人臥西風(fēng)七月初。病似孤城頻受困,愁如亂發(fā)不勝梳。
澄心未了三生業(yè),薄福難消一卷書。際此中年盡磨折,焉知頹老更何如。
《感舊》
嘆我浮生不自由,嬌癡未慣早知愁。弱齡已醒繁華夢,薄命先分骨肉憂。
親老偏逢多病日,家貧常值不登秋。眼前俱是傷心事,幾度臨風(fēng)淚暗流。
刺繡馀閑就塾時(shí),也從花里謁名師。貪看夜月憎眠早,倦挽春云上學(xué)遲。
琴案屢吟秋柳句,錦箋頻寫落花詩。而今回憶皆成夢,悵望當(dāng)年舊董帷。
詞作
《點(diǎn)絳唇·病中感懷》
寬褪羅衫,碧梧庭院秋風(fēng)早。雁兒來了,回首天涯杳。
幾個(gè)黃昏,人向愁中老;觑h渺,寒更悄悄,數(shù)徹紗窗曉。
《憶秦娥·閑情》
漏聲寂,窗前疏雨瀟瀟滴。瀟瀟滴,殘燈背倚暗風(fēng)吹。
天高有夢難尋覓,幥僖磺鸁o人識(shí)。無人識(shí),白頭吟罷,淚痕偷拭。
《菩薩蠻·月下口占》
西風(fēng)瑟瑟敲檐鐵,含凄獨(dú)步空階月。冷露滴寒輝,徘徊人未歸。
詩成重自省,脈脈頻憐影。若使此生休,無情不識(shí)愁。
《百字令·題江西吳退庵先生詩草》
愁中展卷,訝傷心、字字窮途滋味。時(shí)俗爭高薪米價(jià),紙上珠璣不貴。
孤棹空江,荒山斜日,木葉紛紛墜。艱辛客況,白頭未了塵累。
說甚吊古評今,吟風(fēng)嘯月,都是才人淚。慟哭文章才絕世,清徹一泓秋水。
笑口難開,賞音有幾,只合沉沉醉。蒼茫獨(dú)詠,瑤笙吹徹鶴背。
《鵲橋仙·讀文通〈恨賦〉》
悲歡夢里,興亡紙上,轉(zhuǎn)瞬浮生易老。生憎彩筆寫凄涼,傳盡個(gè),傷心懷抱。
升沉今古,微茫身世,誰問茫茫天道。千秋第一有情人,同化了,平原蔓草。
《百字令·有感》
無端世事,把兩眉愁鎖。寸腸悲裂,焚硯燒書原不錯(cuò),省卻三生慧業(yè)。
彩筆空回,瑤琴慢撫,都是啼鵑血。加餐高臥,隨緣便抵佳節(jié)。
任他呆女癡兒,歡場慣占,天不加磨折。試問繁華春夢里,幾個(gè)風(fēng)流人物。
花月凄涼,文章歌哭,今古無分別。英雄眼冷,等閑白了華發(fā)。
《踏莎行秋魂》
黯淡堪悲,迷離欲化,除非宋玉能描畫。苕苕疑有復(fù)疑無,寒生毛發(fā)教人怕。
古冢磷飄,荒階雨打,六朝敗柳西風(fēng)掛。幾番夢里費(fèi)追尋,驚看木葉紛紛下。
《蝶戀花·寫懷》
湖海作風(fēng)天作雪,浩浩茫茫,何處逃磨劫。薄幸一生真百折,無家燕子秋風(fēng)葉。
稽首遙空先摻咽。欲訴嫦娥,花外云遮月,偏是深情無可說,冤魂都進(jìn)啼鵑血。
《沁園春·題片石夫子獨(dú)立圖》
有句驚人,無錢使鬼,與水同清。望長空萬里,蕭蕭暮景;荒原一帶,浩浩秋聲。
胸里奇書,意中往哲,此外何妨影伴形。余何有?有奚囊錦燦,彩筆花生。
詞流從古飄零,唯揮灑千言抒不平。嘆青云夢冷,才人薄命;紅塵福濁,豎子成名。
門掩疏燈,村叢黃竹,風(fēng)冷雷高鶴自鳴。誰堪擬?似蒼松獨(dú)秀,皓月孤明。
《金縷曲》
薄命千般苦,極堪哀、生生死死,情癡何補(bǔ)。多少幽貞人未識(shí),蘭蕙香消荒圃,埋不了、茫茫黃土。
花落鵑啼凄欲絕,剪輕綃、那是招魂處。靜里把,芳名數(shù)。
同聲一哭三生誤。恁無端、聰明磨折,無分今古。憐色憐才憑吊里,望斷天風(fēng)海霧。未全入、江郎恨賦。
我為紅顏頻吐氣,拂霜毫、填盡凄涼譜。閨中怨,從誰訴。
《鳳凰臺(tái)上憶吹簫·病中不寐》
燈昏斗帳,葉響空階,虛壁風(fēng)來枕底。正痛苦無端,凄然欲泣。種種舊恨新愁,都并在、五更鐘里。
怎禁它,夢又難成,起還未起。如此,爍骨銷魂,問弱息何堪,浮生有幾?
想落落乾坤,茫茫青史,多少錦繡心傳。幸千古才人不死。且強(qiáng)自、擁被清吟,放懷高寄。
《望江南·本意》
江南好,載酒聽啼鶯。金碧樓臺(tái)花里寺,悠揚(yáng)弦管水中亭。最喜一春晴。
江南好,紅粉斗輕盈。覆額香云簪抹麗,泥金小扇寫回文。宮樣碧紗裙。
《南鄉(xiāng)子·題畫》
放鶴上煙霄。隔岸誰吹紫玉簫。冷淡詩情都入畫,堪描。破帽迎風(fēng)過板橋。
信步踏瓊瑤。沽酒前村雪未消。笑指吾廬何處是,梅梢。陣陣幽香竹里飄。
《蘇幕遮·春夜》
漏凄清,風(fēng)縹緲。月上梨花,陣陣爐煙裊。一曲冰弦彈未了。十二屏山,錦帳人空老。
淚痕多,鮫帊小。淡酒三杯,能解愁多少。醉里朦朧天外繞。好夢誰驚,又是鶯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