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丈夫早逝,黃菊媽將3兒2女共5個兒女一手拉扯成人,并先后將5個子女送入中國工農(nóng)紅軍隊伍。1959年10月1日,黃菊媽由省委安排應(yīng)邀參加了國慶10周年天安門觀禮,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李先念、董必武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接見。
人物經(jīng)歷
1916年,黃菊媽丈夫吳立成身患重疾,因無錢醫(yī)治不幸身亡,黃菊媽攜兒帶女以乞討維持生活。
1927年7月下旬,中央派一位代號C-1的人來到黃袍(后來認證這個代號C-1的人是毛澤東),隨行人員是羅榮恒。毛澤東在黃袍呆了大約半個月,主要工作是和羅榮恒在當?shù)亟M建工農(nóng)自衛(wèi)軍,黃袍的農(nóng)民自衛(wèi)軍組建好了之后,毛澤東就與當?shù)氐母锩緜兊绖e,臨走時他囑咐大家,一切要聽從羅榮恒同志的工作安排和指揮。當年8月20日,由羅榮恒、劉繼宋、王武揚、汪玉棠等帶領(lǐng)的工農(nóng)自衛(wèi)軍共有200多條槍,發(fā)動和打響了奪取通城縣城的武裝戰(zhàn)斗。
據(jù)當?shù)乩先死詈_B口述,毛澤東第一次到黃袍就住在黃菊媽家里,因黃菊媽的長子吳朝義跟毛澤東長得很相像,沒有了解和接觸過的人一般很難辨認出來,認為這是種緣份,就要認毛澤東為義子,毛澤東高興的答應(yīng)了,并親切地叫黃菊為“黃菊媽”。
1929年的初夏,毛澤東第二次來到黃袍,隨之成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6軍,共有300條槍。隨后創(chuàng)建立了湘鄂贛革命蘇區(qū),成立了中華蘇維埃政府通城縣蘇維埃政府。毛澤東這一次來到通城呆了一個多月之后回江西井岡山。
1930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16軍進駐夜珠窩。黃菊媽第一個動員兒子吳朝義參加紅軍。同年冬,紅十六軍出虹橋、過天岳關(guān),攻打通城縣城,赤衛(wèi)隊員吳朝義積極報名加入攻城“爆破組”,頂著蒙有濕棉被的方桌,冒著敵人炮火前進,這次戰(zhàn)斗全殲新10師一個團、繳獲軍用品不計其數(shù)。在戰(zhàn)火的洗禮中,吳朝義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了粉碎敵人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他又隨通城赤衛(wèi)軍攻打平江縣城、轉(zhuǎn)戰(zhàn)江西萬載縣,立下了戰(zhàn)功。
朝義英勇殺敵的喜訊捎來,菊媽聽在心里樂在眉梢。隨后,菊媽又把朝炳、朝福和2個女兒都相繼送入紅軍隊伍。同年11月,通城縣游擊大隊在大盤山與修水上源曹家“鏟共團”作戰(zhàn),吳鳳桂不幸重傷被俘。兇殘的敵人將吳鳳桂剖腹割乳,慘殺于土蓋門。
1933年9月,毛澤東第三次來到黃袍,任命口述者李海連為通城蘇維埃政府主席。李海連陪同毛澤東一起來去看望黃菊媽,不料被奸細向反動派何亞軍告密,何亞軍帶士兵包圍了整個村莊,并把所有村民本部集合起來盤問:“剛才有一個共產(chǎn)黨混進村來了,你們趕快把他交出來,不然,我就血洗黃袍山”。黃菊大媽為了保護毛澤東,指著自己的次子吳朝炳說:“他就是剛進村的,我們都不認識”。吳朝炳知道母親的意圖,二話沒說,大義凜然地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就這樣何亞軍就帶著黃菊大媽的親兒子走了。第二天黃菊大媽的次子吳朝炳被匪軍給槍殺了,匪軍還把吳朝炳的頭給割下來去向蔣介石當局邀功請賞。結(jié)果被識破,何亞軍、葛皇甫他們氣急敗壞地帶領(lǐng)的兩路匪軍反撲,并在黃袍山一帶搜山圍剿紅軍。
長女的尸骨未寒,朝炳又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菊媽悲痛萬分,她忍痛對朝福和滿桂說:“要革命就免不了流血犧牲。你們要像哥哥姐姐一樣,勇敢殺敵,為了窮人翻身,死也值得!蓖瑫r,菊媽又捎信給疆場浴血奮戰(zhàn)的長子朝義,要他化悲痛為力量,多殺敵人,切莫回頭。吳朝義牢記母親的教誨,率領(lǐng)該連在修水渣津與敵作戰(zhàn),獲槍30余支,俘敵20多名,受到了團部的通令嘉獎。
1934年6月至7月間,紅十六師在反“圍剿”中遭受嚴重的損失。省委機關(guān)和所剩1千余人的部隊,從銅鼓、宜豐突圍時遭敵伏擊,吳朝義所率連隊擔(dān)任阻擊任務(wù)。激戰(zhàn)中,不幸身中7彈,用自己的寶貴生命給部隊鋪平了突圍的道路。
噩耗傳來,年過50的黃菊媽強忍巨大的痛苦,懷著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深仇大恨,積極替紅軍燒茶、做飯、漿衣洗裳,把自己的余熱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
1936年12月13日,吳朝福率部隊從修水回到望湖洞休整。由于叛徒告密,遭“鏟共麻老虎”葛皇甫保安中隊襲擊,終因寡不敵眾,雙腿連中數(shù)彈,血流如注,不能行動。敵人見“鉆隊長”已被擊中,爭相奔告,急于邀功!般@隊長”靜靜地躺著,他早已揭開了手榴彈,與撲上來的七、八個匪徒同歸而盡,英雄的母親黃菊媽,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獻出了最后一個兒子的寶貴生命!
自朝福犧牲后的一段時間里,菊媽把對兒女們的全部母愛都傾注在滿桂的身上,她時而把滿桂拉在胸前,久久撫摸著;時而呆呆地望著滿桂,直抹眼淚。此時,在革命中熏陶成長起來的滿桂,最知道母親的心事,她含著眼淚對母親說:“為了窮人,為了給3個哥哥和鳳桂姐姐報仇,我要接過先烈的鋼槍,向敵人討還血債!”
1937年4月的一天,滿桂告別大病初愈的母親,踏上了征途,路經(jīng)夜珠窩黃土坪時,聯(lián)保主任吳云巖勾結(jié)葛皇甫、黃崇云,派團丁吳海員將滿桂槍殺于村前黃土坪。并威脅當?shù)厝罕姡骸氨┦眨粶事裨!迸R走時,葛皇甫兇神惡煞地對黃菊媽說:“土匪婆子,留你一條狗命去挨門乞討,讓大家看看當紅軍的下場。”
從1930年至1937年,黃菊媽5個兒女的青春都獻給了偉大的土地革命事業(yè)。她除了忍受心靈的巨大痛苦外,還經(jīng)常被國民黨軍隊、縣保安隊、土豪劣紳捉去拷問、坐牢、陪刑,受過30多種酷刑,多次死而復(fù)生。后來,菊媽只好背井離鄉(xiāng),先后在崇陽金竹坪的石巖下、臨湘三仙灘的破廟里、修水桃花洞的草棚中,以及湘鄂贛邊境的林海中,過著原始人一般的生活,歷時13年。
解放后,她積極投入清匪反霸、土地革命運動?姑涝陂g,積極動員孫兒參軍,并將打草鞋的全部收入捐獻給志愿軍。農(nóng)業(yè)合作化后,她已年愈古稀,還帶頭參加集體生產(chǎn),經(jīng)常深入學(xué)校對青少年一代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多次被評為省、地、縣勞動模范。
1959年10月1日,77歲的菊媽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司令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接見。
1971年89歲的黃菊媽與世長辭,黃袍山人懷著崇敬的心情為她立了紀念碑,并石刻了“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寫春秋”的挽聯(lián)。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還為她的兒女修了烈士墓和一個瞻仰小亭,用來緬懷英烈的光輝業(yè)績,把她(他)們的浩然正氣長留天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