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胡存約出生在1859年,1916年去世,享年56歲。,字規(guī)臣,清末民初膠澳青島村人,祖輩經(jīng)營商業(yè),是地方上有影響的人家。
人物生平
他過早地失去父親,十分孝順其寡母,為人稱道。青年時棄讀從商,經(jīng)理貿(mào)易事務,后在青島口開設了瑞泰商號,經(jīng)營土產(chǎn)雜品、日用百貨,還操辦貨物航運。青島建置初期,他是青島口最大的商戶之一。
德人侵占膠州灣后,把持了地方的一切大權,中國人沒有伸張正義、維護權益的地方!吧阅茏哉翊硗瑯I(yè)以參與市政者”,僅僅有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寶山、成蘭圃與胡存約等幾人而已。
他曾擔任青島中華商務局董事、膠澳參議督署董事。他是華人中敢于同德人爭取華人利益的代表人物。
德人對膠澳租界進行規(guī)劃時,把沿海一帶劃定為德國等歐美人居住區(qū),已建了幾百年的天后宮成為德人的障礙,他們急欲拆除,移往他們劃定的中國人居住區(qū)另建。
天后宮是中國沿海地區(qū)廣泛建設的廟宇,是漁航人家寄托希望、祭祀神靈的圣地,容不得輕易亂動,外人肆意移建更是大不敬。胡存約與傅炳昭等聯(lián)絡眾人努力抗爭,迫使德人放棄了無理的打算,保留下這處較有價值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從此以后,胡存約享有很高威望,為群眾所倚重,逢有重要事宜都愿同他商議。
胡存約注意觀察社會,善于筆耕,他的筆記《海云堂隨筆》有幸流傳下來,使人們可以真切地了解德人侵占膠澳以前青島村一帶的歷史風貌,知道那個時代的青島已不再是荒僻的漁村,而是有耕衢、有廟宇、有海關、有郵局、有眾多商鋪、有繁華集市的市鎮(zhèn),其規(guī)模其重要性并不亞于一般的小縣城了,充分證實德人侵占前這里荒蕪不堪的說法是站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