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何塞·馮·當姆(Jose Van Dam,1940-),比利時低音男中音,1940年8月25日出生于布魯塞爾,17歲進入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師從Frederic Anspach,畢業(yè)后的第二年首獲聲樂和歌劇比賽大獎,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曾贏得了四個獎項,其中包括:Liège美聲唱法比賽,巴黎“Ecole des Vedettes”大賽,圖盧茲Concours de la Chanson以及日內瓦國際聲樂比賽。
經歷
1961年,馮·當姆作為羅西尼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音樂教師Don Basilio在Liège做了歌劇首演,隨后兩個賽季在斯卡拉、巴黎歌劇院和倫敦Covent花園成功出演了比才《卡門》中的Escamillo一角,與巴黎歌劇院合作直到1965年,1966年在日內瓦參加了Milhaud的法語歌劇《La mère coupable》的世界首演,受Lorin Maazel之邀與Deutsche Grammophon合作錄制了Ravel的《Lu2019Heure espagnole》唱片,1967年再次應Maazel之邀加入了柏林Deutsche歌劇院,主要演出于巴黎歌劇院,倫敦Covent花園,紐約大都會,米蘭斯卡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布魯塞爾la Monnaie皇家歌劇院,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科隆歌劇院,薩爾茨堡藝術節(jié),以及Aix-en-普羅旺斯節(jié)和法國Orange節(jié)。
所獲榮譽
馮·當姆還是一位出色的音樂會和藝術歌曲演唱家,并贏得了多項國際大獎,1971年柏林授予他“Kammers?nger”稱號,同年還獲得了德國音樂評論家獎,1976年獲比利時新聞金獎,1979年獲法國lu2019Académie唱片大獎,1980年獲法國Orphée du2019Or de lu2019Académie LYRIQUE,1985年獲歐洲影評人獎,1993年diapason du2019Or and Prix de la Nouvelle Académie du Disque,1994年the Orphée du2019Or de lu2019Académie du Disque Lyrique等。
演唱聲部
男中音是一種介于男低音和男高音之間的聲部。大體有較高和較低的兩類,前者的音域一般為F-g1,相當于現(xiàn)在一般稱之為男中音的音域,后者為E—e1或f1。(較低的音域)稱之為“低男中音”。
在浪漫主義時期的意大利,由于作曲家應用音域的擴展,男中音越來越多地扮演復雜的角色,因此,在羅西尼作品中男中音音域與男高音相似。如貝利尼《海盜》中的恩奈斯托,《清教徒》中的泰爾波等等。
無獨有偶威爾第的歌劇從《弄臣》開始要求歌唱家把胸聲提到較高的音區(qū)因此“威爾第男中音” 出現(xiàn)了。大歌劇的黃金時代,作曲家們也紛紛模仿威爾第,如托馬的《哈姆雷特》、德彪西《佩里阿斯與梅麗桑德》中都安排了極具個性的男中音角色。在德國也有“表演性男中音”、“英雄男中音”、“高音—男中音”、“騎士男中音”和“低音—男中音”的細分;他們還把一些音區(qū)偏高、音色輕巧、帶鼻音的稱作法國男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