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侯景,少年時深受邊鎮(zhèn)剽悍好武風習影響,行為不拘,善騎射,驍勇好斗,做過鎮(zhèn)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亂,侯景率領自己的部隊投靠了 爾朱榮,被爾朱榮任命為先鋒。剛開始時,侯景向爾朱榮部將慕容紹宗求教兵法,沒過多久就成了慕容紹宗向他咨詢了。梁大通二年( 公元528年)八月,爾朱榮與葛榮在 滏口展開大戰(zhàn),侯景俘虜葛榮,起義被鎮(zhèn)壓。侯景因功升為定州刺史。
高歡消滅了爾朱家族,侯景依靠原來與高歡同是 懷朔鎮(zhèn)的鎮(zhèn)兵,又都參加過 六鎮(zhèn)起義的舊誼,率眾投降高歡。高歡提升他為 吏部尚書,不久官封濮陽 郡公。高歡很是重用侯景,封他為司徒,仍兼定州刺史,擁兵十萬,統(tǒng)治河南地區(qū)。侯景是天生 長短腳(右腳稍短),并不擅長武藝,但很有謀略。侯景對待士兵非常嚴苛殘酷,立下不少戰(zhàn)功。高歡雖然看出侯景的為人,但他深知此時強敵 宇文泰在側,正是用人之際,所以他沒有限制侯景的勢力。高歡臨終前特別囑咐兒子 高澄要小心侯景。而侯景向來輕視高澄,高澄上臺后,他立刻叛變了。
侯景一開始想獲得宇文泰的支持,但宇文泰對他心懷戒備。不得已, 梁武帝太清元年( 公元547年)他率部投降 南朝梁。由于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給他很高待遇( 河南王、大將軍、持
侯景之亂后梁分崩
節(jié))。高澄派大將 慕容紹宗進攻侯景,梁派貞陽侯 蕭淵明支援,結果大敗,蕭淵明被俘。
正在此時,東魏提出和解。侯景感到恐慌。梁武帝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繼續(xù)與東魏進行談判。侯景假冒高澄寫了一封信,提出以蕭淵明交換侯景,梁武帝接受。侯景大怒,于是叛變。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擁立宗室 蕭正德為梁帝,改元正平。
梁太清三年( 公元549年),侯景攻破建康(南京),梁武帝蕭衍被困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皇帝,侯景自封為 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陽公主嫁給他為妻;后又自封(逼皇帝封其)為“ 宇宙大將軍”。 臺城在久圍之下,糧食斷絕,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侯景進入建康后,悉數(shù)驅趕滿朝文武,讓他們 凈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尸骸塞路。侯景其后陸續(xù)派軍在三吳地區(qū)大肆燒殺搶掠。
梁大寶二年( 公元551年),侯景廢蕭綱,再立 豫章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同年,再命蕭棟禪讓,侯景登基為帝,國號漢,改元太始。 追尊漢司徒侯霸為始祖,晉征士 侯瑾為七世祖。于是追尊其祖侯周為大丞相,父 侯標為元皇帝。
梁承圣元年( 公元552年),侯景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擊敗。侯景企圖逃亡,被部下所殺。王僧辯將他的雙手截下交給 高洋,頭顱送至江陵,尸體在建康街頭暴露。當?shù)匕傩諏⑹w分食殆盡,連其妻溧陽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燒成灰后有人將其骨灰摻酒喝下。 梁元帝蕭繹下令將他的腦袋懸掛在江陵鬧市上示眾,然后又把頭顱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庫收藏,與篡奪西漢的王莽有著相同待遇。
侯景自立為皇帝后,改國號為“漢”,稱南梁漢帝,封 蕭棟為淮陰王,將其幽禁。改梁律為漢律,改左戶尚書為殿中尚書,五兵尚書為 七兵尚書,又將直殿主帥改為直寢。
侯景設立三公之官,達數(shù)十之多,其儀同也很多。而有的官員只能自己獨自騎馬,自牽韁繩。他任命 宋子仙、郭元建、張化仁、任約為佐命元功,并加三公之位;王偉、索超世為謀主;于子悅、彭雋主要負責決策; 陳慶、呂季略、盧暉略、于和、 史安和為其爪牙:他們更是 荼毒百姓。其余王伯丑、任延和等還有數(shù)十人。梁人中被侯景所用的,只有故將軍趙伯超、前 制局監(jiān)姬石珍、內(nèi)監(jiān)嚴亶、 邵陵王記室伏 知命。像 太宰 王克、太傅 元羅、侍中 殷不害、太常姬弘正等雖然官位尊貴,也只有聲望,并非他的心腹之臣。侯景祖先名叫乙羽周,等到侯景篡位就以周為廟諱。
侯景雖然占據(jù)了建康,卻未能征服整個江南。在向各地擴張過程中,遇到了 梁軍和各地地主武裝的強烈抵抗。大寶二年( 公元551年),侯景攻陷江州、 郢州之后,乘勝西進,水軍號稱20萬,旌旗千里,聲勢之盛為南朝所未見?墒沁M至 巴陵,便被蕭繹大將王僧辯擊敗,侯景得力猛將寧子仙等被殺,任 約等被俘。侯景從此一蹶不振。
承圣元年( 公元552年)二月,王僧辯與陳霸先在 白茅灣會盟,誓師東下。3月,在姑熟的江中水戰(zhàn),侯景大將侯子鑒部被殲,梁軍進抵建康。侯景親率萬余人拼死抵抗,亦被擊敗。
侯景在晉陵收得部分殘兵后,前往吳郡,在松江被梁將侯追上,將其尚有的戰(zhàn)船二百艘、 兵卒數(shù)千人全部消滅。
妻子
某氏,被高澄所誅
蕭氏, 蕭正德女
溧陽公主
妾
羊氏,梁將羊侃女
子
長子 侯和,被高澄所誅
四個兒子, 北齊文宣帝年間伏誅
二子,生于梁,公元552年被侯景推入水中
李延壽 《南史》:“侯景起于 邊服,備嘗艱險,自北而南,多行 狡算。于時江表之地,不見干戈。梁武以耄期之年, 溺情釋教,外弛藩籬之固,內(nèi)絕防閑之心,不備不虞,難以為國。加以奸回在側,貨賄潛通,景乃因機騁詐,肆行矯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