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難提學業(yè)優(yōu)異,聲名遠播,苻堅以禮接待。先前,流傳到中國的佛經(jīng)中,沒有《四含經(jīng)》,苻堅手下的武威太守趙王,打算請難提翻譯《四含經(jīng)》,但這時慕容沖已經(jīng)反叛,出兵避攻苻堅,關中地區(qū)人心不穩(wěn),而趙王仰慕佛法,一往情深,舍身忘家,于是請安公等人,在長安城中,招集了一些有學問的僧人,請難提翻譯《中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還有先前曾翻譯的《毗曇心》、《三法度》等經(jīng)書,共計106卷。由佛念傳譯,慧嵩做筆錄,經(jīng)過兩年的努力方才完成。待后秦姚萇逼近關中,形勢危急,難提才辭別回西域。關于他以后的事跡就不清楚了。
社會評價
在當時,苻堅剛剛失敗,群鋒互起,各種勢力派別相互殘殺,百姓四處逃難,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進行佛經(jīng)的翻譯,這都是趙正的功勞。趙正字文亞,是洛陽清水人,或有人說是濟陰人。18歲時任前奏著作郎,后升任黃門郎、武威太守等職。趙正身材很瘦,而且不長胡子,有妻妾卻沒有兒女,有人說他是閹人。但他性度敏達,學識廣博,生性好進行譏諫,無所顧忌。在苻堅末年,苻堅寵惑鮮卑,沒有上進心,對治理政事產(chǎn)生厭煩之心,趙王作歌勸諫:"昔聞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誰攪令濁!避迗詣尤莸:"這是說朕!”趙正又作歌道:"北園有一棗,布葉垂重蔭,外雖饒棘刺,內實有赤心。"苻堅笑道:"這是說的你自己吧?趙正的調侃、戲謔、機捷,由此可見。后來關中地區(qū)佛法盛行,趙正打算出家為僧,苻堅感到很惋惜,沒有同意。待苻堅死后,才遂其志。出家后改名為道整,因而作頌說:"我為什么生得這么晚,涅槃為何這樣早,歸命釋迦文,今來投佛門。"后來趙王隱居于商洛山,潛心鉆研佛教經(jīng)、律。晉雍州刺史郄恢,欽慕趙正的風范,帶著他一同游歷。后趙正卒于襄陽,終年六十余歲。
個人作品
【曇摩難提(晉長安)[《高僧傳》卷一]】
曇摩難提。此云法喜。兜佉勒人。齠年離俗聰慧夙成。研諷經(jīng)典以專精致業(yè)。遍觀三藏暗誦增一阿含經(jīng)。博識洽聞靡所不綜。是以國內遠近咸共推服。少而觀方遍歷諸國。常謂弘法之體。宜宣布未聞。故遠冒流沙懷寶東入。以符氏建元中至于長安。難提學業(yè)既優(yōu)道聲甚盛。符堅深見禮接。先是中土群經(jīng)未有四含。堅臣武威太守趙正欲請出經(jīng)。時慕容沖已叛起兵擊堅。關中擾動。正慕法情深忘身為道。乃請安公等于長安城中。集義學僧請難提譯出中增一二阿含并先無所出毗曇心三法度等凡一百六卷。
佛念傳譯;坩怨P受。自夏迄春。綿涉兩載文字方具。及姚萇寇逼關內人情危阻。難提乃辭還西域不知所終。其時也。符堅初敗群鋒互起。戎妖縱暴民流四出。而猶得傳譯大部。蓋由趙正之力。正字文業(yè)。洛陽清水人;蛟粷幦恕D晔藶閭吻刂骼。后遷至黃門郎武威太守。為人無須而瘦。有妻妾而無兒。時人謂閹。然而情度敏達學兼內外。性好譏諫無所回避。符堅末年寵惑鮮卑隳于治政。正因歌諫曰。昔聞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誰攪令濁。堅動容曰。是朕也。又歌曰。
北園有一棗。布葉垂重陰。外雖饒棘刺。內實有赤心。堅笑曰。將非趙文業(yè)耶。其調戲機捷皆此類也。后因關中佛法之盛。乃愿欲出家。堅惜而未許。及堅死后方遂其志。更名道整。因作頌曰。佛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早。歸命釋迦文。今來投大道。后遁跡商洛山。專精經(jīng)律。晉雍州刺史郄恢。欽其風尚逼共同游終于襄陽。春秋六十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