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那木薩來
那木薩來,生年不詳,清未內(nèi)蒙古卓索圖盟土默特左旗人。
公元1860年前后,卓索圖盟土默特左旗王公貴族為進一步壓榨百姓,不僅大量放墾牧場,買賣旗地,而且還以各種名目征斂苛稅,抓丁服役。該旗蒙古族群眾因不堪忍受這種奴役和剝削,便推戴那木薩來為首的德高望重者組成"老頭會"赴京控告。幾年之內(nèi),"老頭會"呈控三十余案,揭露了封建主的種種罪惡。
當連年請愿控告不得結果時,土默特左旗蒙古族群眾就在那木薩來的領導下,組成了數(shù)千人的武裝。他們拿起獵槍、刀矛和官軍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武裝斗爭。
公元1862年冬,起義群眾在那木薩來等人的領導下,大敗官軍,捕殺了作惡多端的塔布囊闊挪西里。官軍氣急敗壞,便用被俘的"老頭會"成員作人質,要挾起義隊伍交出那木薩來等人。在這種形況下,起義隊伍又一領導人綽金汰為挽救被俘同胞,毅然決定用自己的生命換取被俘同胞的安全。
綽金汰為被俘后,清政府又派大批軍隊進行殘酷鎮(zhèn)壓,起義隊伍蒙受了重大損失。在這種極端困難形況下,那木薩來仍然率領起義群眾堅持斗爭,影響波及了內(nèi)蒙古整個東部地區(qū)。
公元1865年(同治四年)2月,那木薩來不幸被俘,英勇犧牲。后人為紀念他的英雄事跡,創(chuàng)作了民歌《那木薩來》,一直傳唱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