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78.9~1982.7 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日語專業(yè)。
1982.9~1985.5 吉林工業(yè)大學 教師。
1985.5~至今 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赴日本國留學生預(yù)備學校 教師。
1988.10~1990.7 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研修。
1997.10~1998.10 日本大阪教育大學 訪問學者。
2005.11~2006.3 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 共同研究。
2006.12~至今 任留學生教育學院副院長。
主講課程
長期以來擔任一線教學的基礎(chǔ)課,曾擔任留日預(yù)校的博士班、新疆班、日語初級班、中級班的導入課、練習課、視聽、會話及高級班的精讀課。
研究方向
日語語言學、日語教授法。
主要貢獻
任副教授以來,發(fā)表科研成果30余項。
科研項目
「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 1998年~1999年日本國際交流基金 60萬日元。
發(fā)表論文
1、[上級読解における問題點と指導法]日本語教育論集2004年 獨撰。
2、[談外語交際法中的語篇教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 獨撰。
3、[中日使役文についての表現(xiàn)方式]日本語教育論集2001年 獨撰。
4、[日本語教育における日本文化]日本語教育論集1998年 獨撰。
5、[談日語強化教學中的語篇教學]中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文匯轉(zhuǎn)載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8年獨撰。
6、[中國人學習者による誤用例の分析と対策](第4部分)日本語教育論集1997年。
7、[中國赴日本國留學生予備學校における日本語集中教育]日本語教育論集1997年獨撰。
8、[談短期日本語強化教育] 國際學術(shù)動態(tài) 1997年4月 獨撰。
9、[中國語における敬語について] 日本語教育論集 1996年 獨撰。
10、[中國留日預(yù)校16年成績可嘉] 人民日報 海外版 1996年6月12日。
11、[談「どうも」一詞的擴用] 日語知識 1995年7月 獨撰。
12、[談日語強化教學中的語篇教學] 教學研究 1995年3月 獨撰。
13、[日本語における人稱の潛在形式] 日本語教育論集 1995年 獨撰。
14、[文の陳述の働きについて] 日本語教育論集 1995年 獨撰。
15、[談基礎(chǔ)日本語強化教育] 北京語言出版社 1994年 獨撰。
16、[談視聽說課中的日語強化教學] 日語學習與研究1994年4月 第1作者。
17、[修辭手段在表現(xiàn)語勢中的作用] 日語學習與研究1993年4月 獨撰。
18、[基礎(chǔ)日語強化教學原則及指導方法] 東北師大學報1992年5月獨撰。
19、[日語人稱的特點及潛在形式] 日語學習與研究 1992年1月 獨撰。
20、[日漢人稱對比] 日語知識 1991年7月 獨撰。
21、[使役被動句的約音及其漢譯] 日語知識 1989年4月 獨撰。
1、「新概念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日本語」(教材) 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6年 副主編。
2、「新概念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應(yīng)用分冊」(教材)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6年 主編。
3、「直面醫(yī)療事故」 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年 主譯。
4、「新概念日本語」1 (教材)北京出版社 2002年 副主編。
5、「日本の実像」 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2年 副主編。
6、「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 日本三修社 2000年5月 共著。
7、「日語常用近義詞用法指導」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1999年 編著。
8、「実力日本語」上、下(教材) 日本凡人社 1999年 參編。
9、「実力日本語」単語文法解說書 上、下(教材) 日本凡人社 1999年 參編。
10、「短期外語強化教學論集」(第3集)北京語言出版社 1996年 編委。
11、「日語自學讀本」第1冊 商務(wù)印書館 1995年1月 審校。
12、「日語自學讀本」第2冊 商務(wù)印書館 1995年10月 參編。
13、「日語自學讀本」第3冊 商務(wù)印書館 1995年10月 主編。
14、「新編日漢實用辭典」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5年 編審。
15、「日本語聽解教材」(教材) 東北師大出版社 1994年 參編。
16、「大學日語」] 下冊(教材)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年 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