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及性格
葉映榴,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進士,授庶吉士,歷任禮部郎中、陜西提學(xué)、湖北糧道。期間,他召回歷年戰(zhàn)亂中逃亡出去的人民,還減輕了他們的稅銀。凡有與軍民不利的事,他都要與上級官吏據(jù)理力爭,直至面紅耳赤。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署布政司。5月,朝廷決定裁去湖廣總督一職,并裁減督標(biāo)兵,此事激起楚兵的不滿。其中有個名叫夏逢龍的人,趁機率兵要挾巡撫支付餉銀。武昌同知建議派兵鎮(zhèn)壓,楚兵得知后更加憤怒,手執(zhí)武器集結(jié)在轅門,映榴急入,請巡撫親自安撫,巡撫出來給士兵講話,士兵根本不聽,巡撫厲聲責(zé)斥道:“你們想造反嗎?”眾人揮舞著刀說:“就是要造反,怎么樣?”巡撫見事不妙,就悄悄溜走了,其他官僚也跟著逃遁一空。士兵殺死了巡撫的奴仆,搶走了巡撫的印綬。映榴見此,挺身而出,冒著刀槍,勸說楚兵,向楚兵曉以利害關(guān)系。楚兵那里肯聽,反而把葉映榴擁至閱馬場,逼迫他一起叛亂。
殉國
葉映榴怒睜雙目,奪刀欲自刎,眾楚兵見狀,忙大叫:“殺好官不祥!”把映榴帶到衙內(nèi),派兵監(jiān)守,葉映榴被困孤城中,決心一死,為了料理好后事,便對夏逢龍說:“只要你們不殺百姓,我可以考慮你們的要求。u2019她將妻子和76歲的母親,托給家人從出水溝里逃出去,又給朝廷寫了遺疏。遺疏上敘述了自己為官的經(jīng)歷和這次事變的情況,還表示自己以身殉國的決心。他把一切安排好之后,便升公座,大罵反賊,拔刀自刎?滴趸实勐牭饺~映榴死訊后,特封工部右侍郎銜給予祭葬。次年南巡,又親書“忠節(jié)”匾賜其家。葉映榴工詩,曾與李基和合刻詩集,朱彝尊為之序。死后,其子整理其遺著,得文8卷、詩4卷、詩余1卷,合并成《忠節(jié)遺稿》,共13卷(見《四庫總目》)。
注:圖片為葉映榴的 行書七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