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0b李春
李春(?~?),山東丘縣(今屬威縣)人,中正統(tǒng)三年(1438)鄉(xiāng)試,任刑科給事中,升禮科都給事中,遷光祿寺少卿,升云南左布政使。苗賊犯邊,進剿有功,朝廷賞賚甚厚。升禮部右侍郎,掌光祿寺事。清節(jié)愈勵,轉(zhuǎn)工部左侍郎,致仕回。待宗族有恩義,且篤于故舊,近城不乘馬,步行鄉(xiāng)里間,雖田夫后進,亦接遇以禮。至今人稱議不忘,祀鄉(xiāng)賢。
方志記載
李春,字遇時,號竹素,山東丘縣北辛店人。少年聰敏,熟記《禮記》。明正統(tǒng)三年(1438)中舉人,初授南京刑科給事中。不久入京任禮科言路。任期中,直接上書皇帝七十二疏,指出時弊,提出合理建議。李春公正無私,當時滿朝文武官員稱之“李鐵面!闭y(tǒng)十四年御敵有功,升為都給事中、光祿寺少卿。不久升任云南右布政使。當時,有敵寇侵犯云南金齒,李春協(xié)助征討,擒敵首75人,斬殺500余人,獲象17只。奏知當朝以功升禮部右侍郎,食二品俸。后因母喪,回鄉(xiāng)守孝。期滿駐守南京,任南京工部左侍郎。當時宦官秉權(quán)熏灼,他不甘心屈從、阿附汪直,遂告老還鄉(xiāng),家居5年而卒;实垭饭僦I祭,并敕工部營葬事。李春為官多年,公正廉明,剛直不屈,待人和藹厚道,生活儉樸,素甘淡泊,一裘數(shù)十年不易。死后入鄉(xiāng)賢祀,政績廣為后人傳頌。
錄異
李侍郎春,未遇時,一日天微明,道經(jīng)北郭真武廟。左有洿池,傍路去數(shù)步許,見有二小鬼于水面相揶揄。遙見公,謂曰:“李侍郎來也,可速避!彼鞜o跡。然則人之祿位,固皆有前定者歟?而鬼為預言之,亦異矣。
鐵面侍郎
鄉(xiāng)賢李春,字遇時,正統(tǒng)戊午舉人,歷官至南京工部左侍郎。遇時居言路,直奏七十疏。號為李鐵面,待人且和厚。一裘數(shù)十年,淡泊甘若素(見本傳)
貤封恩蔭
李子實,侍郎春父?加押檬,收遺孤、周貧乏。動靜一循乎理,而無詭道之行。以子爵誥封工部左侍郎,妻○氏封淑人。
李芳,侍郎春子。蔭太學士,任河南淇縣知縣。
皇恩浩蕩
宗伯坊,為侍郎李春立,在北新店。
李侍郎墓,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新店集,敕官修造,諭祭九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