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胡騰,字子升,東漢桂陽(今湖南省桂陽縣)人,生活在漢桓帝和漢靈帝時期,生卒年不詳。從小師從竇武,初辟荊州部南陽從事,靈帝初,竇武為大將軍,辟為府掾,坐受黨錮,解禁后官至尚書。胡騰護(hù)駕肅官、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貴歪風(fēng),義立師門、冒死保全忠良后代的智勇忠義舉止,深為朝野敬重。
至黨錮解除,胡騰被征還京,官至尚書。歿葬于桂陽城東新寨。1957年,湖南省文化廳撥款修葺其墓。
譽(yù)顯公府
延熹七年(164)冬,桓帝到南陽巡視,任命胡騰為護(hù)駕從事。隨行的公卿貴戚車馬上萬,征收的費(fèi)用差役多得難以計數(shù)。胡騰上奏說:“對于天子來說,整個國家沒有內(nèi)外之別,車駕所到之處就是京師。臣請以荊州刺史視作司隸校尉,臣自己類同都官從事,南陽太守視為河南尹,宛縣令視為洛陽縣令!焙v所說的司隸校尉即負(fù)責(zé)監(jiān)察京師百官、督察京師七郡的位高權(quán)重之官,朝會時與尚書令、御史中丞一樣有專席,有“三獨(dú)坐”之稱,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為百僚所畏憚;都官從事即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負(fù)責(zé)察舉京師百官之犯法者;傅勐爮牧怂奶嶙h,胡騰便大膽整肅歪風(fēng)邪氣。大將軍的馬匹走失,其佐官西曹掾召喚胡騰處理,胡騰卻拿著都官從事詔板召喚這位佐官,大將軍的佐官這才覺察到胡騰的權(quán)威,因而跪行謝罪。從此百官畏懼,紀(jì)律肅然,無人敢有非分之求,胡騰因此而名聲大震。
義立師門
胡騰之師竇武是漢章帝竇皇后的侄兒,漢桓帝竇妙皇后的父親,年輕時以儒家學(xué)術(shù)與品行著稱,漢靈帝即位后被任命為大將軍,封聞喜侯。當(dāng)時宦官得寵專權(quán),士大夫貶抑憋屈,竇武輔佐朝政后,謀誅宦官,不料抓捕中常侍曹節(jié)等宦官的奏書泄露,曹節(jié)等人挾持皇帝,劫持太后,奪取璽印,矯詔討伐竇武,竇武兵敗自殺,被梟首洛陽都亭。其宗親、賓客、姻屬全被收捕誅殺,家中做事的人被流放到日南,竇太后被遷移到南宮云臺。當(dāng)時兇惡小人得志,士大夫們都意氣頹喪。時為竇武府掾的胡騰獨(dú)自為竇武收尸下葬辦了喪事,因此也被禁錮不得做官。竇武的孫子竇輔當(dāng)時兩歲,逃跑得以保全。事情暴露,曹節(jié)等人急切地搜捕他。胡騰和令史張敞共同幫助竇輔逃到零陵地界,詐稱竇輔已死。胡騰把他當(dāng)作自己的兒子,改名胡輔,撫養(yǎng)成人,還給他娶了媳婦,后來胡輔被薦舉為桂陽的孝廉。建安年間,荊州牧劉表聽說后征召他,任命為從事,讓他恢復(fù)竇姓,并把此事上奏朝廷。等到劉表去世,曹操平定荊州,竇輔和他的家族遷居到鄴,被征用于丞相府,跟隨征伐馬超,被流矢射中而死。黨錮之禁解除后,胡騰官至尚書。
史籍記載
1.《后漢書·竇何列傳》(卷六十九)
當(dāng)是時,兇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武府掾桂陽胡騰,少師事武,獨(dú)殯斂行喪,坐以禁錮。武孫輔,時年二歲,逃竄得全。事覺,節(jié)等捕之急。胡騰及令史南陽張敞共逃輔于零陵界,詐云已死,騰以為己子,而使聘娶焉。后舉桂陽孝廉。至建安中,荊州牧劉表聞而辟焉,以為從事,使還竇姓,以事列上。會表卒,曹操定荊州,輔與宗人徙居于鄴,辟丞相府。從征馬超,為流矢所中死。
騰字子升,初,桓帝巡狩南陽,以騰為護(hù)駕從事。公卿貴戚車騎萬計,征求費(fèi)役,不可勝極。騰上言:“天子無外,乘輿所幸,即為京師。臣請以荊州刺史比司隸校尉,臣自同都官從事。”帝從之。自是肅然,莫敢妄有干欲,騰以此顯名。黨錮解,官至尚書。
2.《資治通鑒》(卷第五十五 【漢紀(jì)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公元一六四年)……
冬,十月,壬寅,帝南巡;庚申,幸章陵;戊辰,幸云夢,臨漢水,還,幸新野。時公卿、貴戚車騎萬計,征求費(fèi)役,不可勝極。護(hù)駕從事桂陽胡騰上言:“天子無外,乘輿所幸,即為京師。臣請以荊州刺史比司隸校尉,臣自同都官從事!钡蹚闹W允敲C然,莫敢妄干擾郡縣。
3.《通典·職官十四》(卷第三十二)“司隸校尉”條
凡司隸屬官,有從事史十二人。其都官從事史,至為雄劇,主察百官之犯法者。胡騰字子升,辟荊州部南陽從事,遇桓帝南巡至南陽,千騎萬乘,呼召求索,不可堪。騰奏曰:“天子無外,乘輿所在,即為京師。請荊州刺史比司隸,臣比都官從事,南陽守比河南尹,宛令比洛陽令!痹S之。於是,大將軍亡馬,西曹掾召騰,騰乃作都官從事鵠頭召掾,掾乃覺,膝行辭謝,由是不敢輒有呼召。
歷史評價
《桂陽直隸州志》(清同治年間王闿運(yùn)總纂)之《人物志·胡騰列傳》
贊曰:“子升英毅,扈蹕肅官。詵詵萬騎,按轡荊宛。譽(yù)顯公府,義立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