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6年,薩巴希畢業(yè)于開羅大學新聞學院大眾傳媒專業(yè)。大學時代的薩巴希不僅擔任校園雜志主編、學生會主席和埃及學生總會主席,還創(chuàng)立了“納賽爾主義思想俱樂部”,并在數(shù)個大學成立分部。
薩巴希1992年加入阿拉伯民主納賽爾主義黨,致力于鞏固和宣傳納賽爾主義思想。1996年,因與領導人產生政治分歧,薩巴希宣布脫離阿拉伯民主納賽爾主義黨,創(chuàng)建尊嚴黨。他分別于2000年和2005年兩次當選埃及人民議會議員,其間成功推動“反對埃及向以色列出口天然氣”議案。
在埃及政壇,薩巴希是一名“永遠的反對派”,他因為反對當權者被拘捕過17次。與埃及很多知名政治家出身名門不同,薩巴希出生于謝赫村省一個農民家庭,在家中11個兄弟姊妹中,他年齡最小。薩巴希出生前兩年,“現(xiàn)代埃及之父”納賽爾等人領導的埃及“七月革命”取勝,新土地政策讓這個家庭揚眉吐氣。薩巴希更是依靠納賽爾推行的免費教育政策一路考入開羅大學。在薩巴希心中,納賽爾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至今仍說,如果沒有納賽爾,他就不可能成為今天的總統(tǒng)候選人。
進入開羅大學后,薩巴希主修大眾傳媒,很快在學校聲名鵲起。當時埃及學生運動極其活躍,不斷爆發(fā)反政府抗議活動。迫于形勢,時任總統(tǒng)薩達特決定接見學生代表,并進行一場電視辯論。年輕的薩巴希絲毫不給總統(tǒng)面子,犀利指責薩達特的經濟政策,批評政府偏向富人,而且公開反對薩達特與以色列交好的外交舉措。事后,薩巴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他被禁止進入埃及國營新聞機構當記者,但這件事也令他成名。他成為反對派陣營中崛起的一顆新星。那之后,薩巴希不斷被拘捕。1981年,他成了當時被拘捕的最年輕的反政府者。2003年,他甚至成為埃及有史以來第一個在任時被捕的人民議會議員。這磨礪了他的意志,越發(fā)堅定了他的信念,僅在一年后,他就組建了一個草根同盟,旨在阻止穆巴拉克長期統(tǒng)治埃及,并阻止穆巴拉克的兒子“接班”當總統(tǒng)。
忙于政事之余,薩巴希也沒忘記自己大學時學的新聞專業(yè)。他曾創(chuàng)建旨在爭取新聞自由的記者聯(lián)盟。他會寫詩,與一些熱衷政治的劇作家、導演交好。在埃及文化界和媒體圈,他有廣泛的人脈,為日后競選總統(tǒng)打下基礎。穆巴拉克下臺后,薩巴希便決定參加總統(tǒng)競選。他打出親民牌:所有參選者都在競選海報上板著一副臉,唯有他以微笑示人。2012年,總統(tǒng)大選舉行首輪投票,薩巴希獲得第三高的得票率,但未能進入第二輪投票。不過,他溫和、友善的形象給很多選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總統(tǒng)選舉
薩巴希曾參加2012年的埃及總統(tǒng)大選。大選敗北后,他于當年9月成立“大眾潮流”組織,該組織從屬于反對穆爾西的主要反對派聯(lián)盟“全國拯救陣線”,在抗衡穆爾西政權的同時繼續(xù)支持薩巴希參與總統(tǒng)競選。
薩巴希的競選口號是“我們中的一員”。他在競選綱領中說,實現(xiàn)社會公正是其當選后優(yōu)先考慮的任務,為此政府要在削減貧困、公平分配、打擊腐敗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付諸努力。在恢復經濟發(fā)展方面,薩巴希提出調整補貼結構、削減公共預算、提高社會生產、恢復旅游業(yè)等具體舉措,以逐步重振埃及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