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書條目
分為:建置、疆域、分野、形勝、城池、公署、職官、傣薪、防御、里戶、田賦、課稅、夫馬、土產(chǎn)、山川、古跡、景覽、壇廟、寺觀、名宦、鄉(xiāng)賢、孝行、節(jié)烈、流寓、集錄、災祥、藝文、題詠二十八目。
自序
志者何?記事之書也。古者列國各有記載,藏諸內(nèi)府,達諸四方,以覘其政之得夫,以別其俗之美惡。今雷封百里,郡古諸侯之國也,分疆畫界以后,一邑之中,上下千百年間,事極繁多。無以記之,則即身歷其境,如瞽人之入漆室,而手不能指、口不能示,況其他哉?
今年春,余奉天子命來關中,旋奉上憲檄,委署禮篆,甫下車,吏人爭以冊籍進,而簡閱,間無志書。為召吏人而問之,僉曰:前此未有備也。予思禮雖蕞爾,亦有民人社稷,雖建自前明,而歷年既久,豈無可記之事,一一記之,以為后人征信?況康熙二十五年,會奉上憲,各郡州縣纂訂志書,以備稽考。四十余年以來,而禮尚缺如,未有成書,是則有司之過也。予于簿書之暇,廣搜博采,條晰縷分,匯成一編。大抵寧約毋繁、寧簡毋濫,信者存之、疑者闕焉。雖吉光片羽,而一展閱間,美惡得失,昭然于目。行請上憲裁定盡善,付諸栗棗,為下邑光。
予爰先書數(shù)言于首,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