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奉命使金。有賄驛使夜半求見者,言“金饑饉連年,民不聊生,王師若來,勢如拉朽”。鄧友龍歸告韓侂胄,遂定北伐。后宋軍失利,韓侂胄受誅,他亦被貶。
宋史記載
宇文紹節(jié)傳:(嘉泰年間),時侂胄方議用兵,紹節(jié)至郡,議修筑古城,創(chuàng)造砦柵,專為固圉計;次鬓D(zhuǎn)運(yùn)判官鄧友龍譖于侂胄,謂紹節(jié)但為城守,徒耗財力,無益于事。
婁機(jī)傳:侍御史鄧友龍初不知兵,騰書投合,妄薦大將,既召還,專主此議。機(jī)語友龍曰:“今日孰可為大將?孰可為計臣?正使以殿巖當(dāng)之,能保其可用乎?”
遷右正言兼侍講,首論廣蓄人才,乞詔侍從、臺諫、學(xué)士、待制、三牙管軍各舉將帥邊郡一二人,召問甄拔,優(yōu)養(yǎng)以備緩急。進(jìn)太常少卿兼權(quán)中書舍人,詔遣宣諭荊、襄,機(jī)昌言曰:“使往慰安人情則可,必欲開邊啟釁,有死而已,不能從也!便糁萁萋,愈增憂危,且曰:“若自此成功,以攄列圣之宿憤,老臣雖死亦幸,謫官,但恐進(jìn)銳退速,禍愈深耳!庇妖堉敛荒芸霸唬骸安恢鸫巳耍瑒t異議無所回。”機(jī)遂以言去。
嘉泰四年(1204)九月壬午,遣鄧友龍使金賀正旦。
開禧元年(1205)六月壬子,陳自強(qiáng)、侍御史鄧友龍等請用本朝故事,以韓侂胄平章軍國事。
開禧二年(1206)夏四月甲子,以薛叔似為兵部尚書、湖北京西宣撫使,鄧友龍為御史中丞、兩淮宣撫使。
傅伯成傳:御史中丞鄧友龍遂劾伯成,罷之。
六月甲寅,鄧友龍罷。(畢再遇傳:于是丘崇代鄧友龍為宣撫使,檄倪還惟揚(yáng),尋棄泗州。)
黃疇若傳:韓侂胄敗,畤若上章丐去,帝批其奏曰:“卿懷忠藎,朕固知之!碑犎羲焓栲囉妖、陳景俊之惡。
丙子,奪鄧友龍三官、興化軍居住,戊寅,蘇師旦罷。
開禧三年(1207)十一月辛巳,再奪鄧友龍五官、南雄州安置,尋除名,徙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