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王寶蓮:(1936年生人---不詳),出生梨園世家,著名泗州戲表演藝術(shù)家,泗州戲五大名伶之一,泗州戲王寶蓮流派創(chuàng)始人,宿州市泗州戲劇團泰斗級旦行演員,安徽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1957年隨安徽戲曲代表團進京匯演,得到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人周總理、劉少奇主席的親切接見,同年5月底與泗州戲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云當(dāng)選“泗州戲五大名伶”,拂曉報曾這樣報道泗州戲五大名伶:“李寶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寶鳳的棒、周鳳云的像、王寶蓮的樣”,后因身體病疾,早離舞臺,逐漸被淡忘,形成四大名旦,1959年參加中央慰問團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慰問演出。
藝術(shù)特色
她嗓音甜潤,扮相俊美,唱工保持了纏綿委婉的韻律,優(yōu)美深情的品格,她做工活潑灑脫,擅長刻畫人物,并在“演戲演人物”,“唱戲唱心聲”的探索中,不斷進步,不斷創(chuàng)新。在她的表演中,以柔美靚麗的造型、嫵媚傳情的眼神、特色鮮明的唱腔,塑造著多種類型的角色,從人物性格出發(fā),巧妙地將程式化動作,靈活融匯于她的表演之中。她在表演中始終遵循花旦藝術(shù)的特點,長于表演,長于刻劃人物。她在舞臺上塑造的《紅娘》《棒打薄情郎》《玉堂春》等劇中人物,栩栩如生。例如:她演的《紅娘》使本來比較嬌媚、俏麗、活性的紅娘透出一股英氣。她在表演中盡力刻劃人物內(nèi)在美,在《誆妻嫁妹》一劇中,她前飾俞素秋,后飾韓玉姐,她能從兩個不同人物出發(fā),人物形象刻劃的細微生動,言行舉止都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做到形不離意,意不離形,意到形隨。她的演唱風(fēng)格頗具梅蘭芳大師的風(fēng)范,吐字清晰,咬字發(fā)音輕重恰到好處,慢而不墜,快而不慌,散而不瘟,聲腔婉轉(zhuǎn),悅耳動聽。
代表作
代表作:《皮秀英四告》《紅娘》《玉堂春》《棒打薄情郎》《誆妻嫁妹》《張郎休丁香》《張彥休妻》《壓裙記》《呂蒙正趕齋》《雁門關(guān)》《繡鞋記》《血汗衫》《臨江驛》《陳妙常》《戲牡丹》《三賢》《王海棠打!贰遏[菜園》《昭君出塞》《馬前潑水》《貍貓換太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