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高郁(?—929)唐末五代揚州(今屬江蘇)人。五代十國楚國謀臣。乾寧二年(895)馬殷為湖南留后,用為謀主,署都軍判官。勸殷對中原政權(quán)修藩鎮(zhèn)之禮,訓卒厲兵,以圖霸業(yè)。開平初,又建議于汴京及襄、唐、郢、復等州偏置邸務售茶,得十倍之利;又令民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稅。鑄鉛鐵錢,商人出境,均以錢易貨物而去。使民用帛輸稅,以發(fā)展蠶桑。湖南由此富強。旋遭諸臣之忌,罷為行軍司馬。后被殷子馬希聲矯令誣殺。
建楚之前
高郁生年不詳,是揚州人。史籍未言他如何成為馬殷下屬,但因為馬殷自己也還是孫儒的下屬時曾在孫儒試圖接管軍部在揚州的淮南時在孫儒帳下作戰(zhàn),高郁可能那時已加入馬殷軍。896年,馬殷剛被唐昭宗任為武安軍留后,以高郁為謀主,署都軍判官。這一年,馬殷想送禮結(jié)好相鄰軍閥荊南節(jié)度使成汭和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及廣南的劉?,高郁指出成汭地盤小軍隊少缺乏能力不足懼,劉?志在五管而已,而楊、馬所部在楊、孫爭奪淮南控制權(quán)時已經(jīng)結(jié)仇,試圖和楊行密結(jié)盟將是徒勞的,反而強調(diào)結(jié)好朝廷、安撫百姓、操練軍馬。馬殷采納了這些建議。
楚國年間
唐朝亡于907年,領(lǐng)土被彼此敵對的政權(quán)們瓜分。馬殷已是武安全權(quán)節(jié)度使,附庸于唐朝的主要繼承者后梁朝,被后梁開國皇帝后梁太祖封為楚王,故其政權(quán)稱為楚國。高郁仍為他的謀主,于908年建議允許楚人將茶葉賣給北方(即后梁),征其稅以為軍用。馬殷從之,因而在后梁太祖同意下,在后梁都城大梁及荊、襄、唐、郢、復各州設置賣茶的官邸。在此計劃下,楚國茶葉可以被船運到北方賣掉,所得的錢又能購買南方缺少的絲綢和馬匹。每年還有茶葉二十五萬斤作為貢品送給后梁朝廷。楚因而開始富庶。
同時,馬殷不對商旅征稅,以鼓勵楚國境內(nèi)商業(yè)。結(jié)果各地商人都來楚國經(jīng)商。為從中取利,大約925年,高郁建議馬殷鑄鉛鐵為錢,這樣楚國的錢不能在外邦使用,商人只能在離開楚之前購買貨物。這使得楚國可以賣掉自己的貨物換取缺少的貨物,更加富饒了。
這些年,馬殷一直相信高郁的建議,其他政權(quán)嫉恨高郁的能力。923年后梁為后唐所滅后,馬殷附庸于后唐,派兒子牙內(nèi)馬步都指揮使馬希范入覲后唐莊宗納貢。莊宗愛馬希范警覺機敏,試圖制造不和,說:“我早就聽說馬氏會被高郁奪取,現(xiàn)在有你這樣的兒子,高郁怎能得逞?”于929年成為楚國北面獨立的荊南國統(tǒng)治者的高季興也試圖制造關(guān)于高郁的流言引起疑心,但馬殷對流言并不在意。高季興于是派使者送信給已被馬殷任以楚國大部分國事的馬殷次子節(jié)度副使馬希聲,稱想通過馬希聲和高郁結(jié)為兄弟,還讓使者對馬希聲說“高公知道楚國用高郁,大喜,認為滅亡馬氏的一定是高郁!瘪R希聲生疑,馬希范也因為莊宗之言想除去高郁。馬希聲妻族行軍司馬楊昭遂又有取代高郁的野心,也經(jīng)常對馬希聲說高郁的壞話。馬希聲因而彈劾高郁奢侈僭越,交通他邦,請求誅殺。馬殷拒絕,但馬希聲堅請罷其兵權(quán),于是馬殷貶高郁為行軍司馬。高郁不悅,對親信說:“我要在西山建屋歸老。馬家的狗崽子長大了,能咬人了!瘪R希聲聞知,更生氣了,七月,誣告高郁謀反,沒有預先通知馬殷就殺了高郁及其族黨。馬殷聞知高郁死,拊膺大慟,卻沒有處罰馬希聲。
高郁雖然有才,但性貪且奢侈,認為自己喝水的井不干凈,用銀葉護之,名為“拓里”,因而被忌恨者彈劾。一次辰州百姓向氏燒制出一條龍,四面風雷急雨都不能撲滅,龍很快燒成灰燼,但龍角沒有燒化,晶瑩如白玉。向氏把龍角當寶貝收藏起來,高郁卻估其價強行買走。有術(shù)士說:“高司馬這是要禍事了嗎,為什么用這種不祥之物來招致厄運?”不久高郁即被誅。后來的陰晦天,還經(jīng)常有人看到高郁的鬼魂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