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何易簡(885~963年),字國寶,五代至北宋初大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人。寶,五代至北宋初大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市)人。其父王貫以上三代均仕唐為刺史。何易簡少年好學(xué),工詩,逢黃巢起義軍人長安,唐僖宗避人蜀,易簡避入山谷。
生平經(jīng)歷
后梁乾化中(911~912年),舉進(jìn)士擢第,隱居華山。邠州(治今陜西彬縣)守將韓恭辟他為觀察支使。其后又被華州(治今陜西華縣)守將李保衡復(fù)辟為從事。朱友謙歸太原李存勖,率部攻華州,何易簡建言守將尹皓筑月城守衛(wèi)。月城筑好,外城果然被敵攻破,但有月城可守。朱友謙兵退,保全了華州。尹皓卒,易簡歸鄉(xiāng)。久之,召為右拾遺。上書中忤帝旨意,被出為鄧州節(jié)度推官。 后唐立,(923~926年),魏王李繼岌伐蜀,宰相郭崇韜為招討使,辟易簡為巡官,后改任魏王府記室參軍。明宗時(shí),他被鎮(zhèn)將羅周恭辟為掌書記,后復(fù)退隱華陰(今陜西華陰市)。在此居住期間,作《小隱詩》20首,為世人爭相傳誦。秦王李從榮聞易簡詩文出眾,對(duì)宰相馮道、李愚說:“易簡有才,不可久居外地!奔幢徽贋殪舨繂T外郎,改水部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 公元936年,后晉立,何易簡仕晉判弘文館、史館事。晉高祖石敬塘欲從速治亂世,易簡卻上疏《漸治論》諫帝,帝詔書嘉贊,命將其文存于史館。后拜御史中丞,歷尚書右丞、吏部侍郎、尚書左丞、判吏部銓。曾上奏言事,“一歲得光省錢二百萬,繕治省署及造物器,號(hào)為舉職”!咀ⅲ阂姟端问贰ず我缀唫鳌贰 郭威建后周,廣順初年(951),易簡遷為禮部尚書。是年冬,合三銓為一,令易簡權(quán)判,隨即改任刑部尚書。周朝廷諱“簡”字,他當(dāng)時(shí)名“王易”。改判兵部,會(huì)冊(cè)四廟,命為副使。郭威死后安葬時(shí),他擔(dān)任山陵副使。顯德四年(957),以太子少保致仕,歸鄉(xiāng)里。 北宋初年,朝廷以太子少傅召。他在華陰筑一鳴堂、二品樓居住,優(yōu)閑自適,建隆四年四月(963)卒,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