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何真(1321年—1388年),字邦佐,號羅山, 東莞市 茶山鎮(zhèn)圓頭山村人。八歲喪父,受母葉氏嚴格教育,自小喜歡讀書,又善擊劍。元 至正元年(1341年),為河源縣務副使,后轉(zhuǎn)為淡水鹽場管勾。時中原兵荒馬亂,波及嶺南,他棄官歸家,組織地方武裝,保衛(wèi)鄉(xiāng)里。至正十四年(1354年),東莞人 王成、陳仲玉義舉,各據(jù)一方。他率兵生擒陳仲玉,又帶兵攻打 惠州,驅(qū)逐元朝叛將黃常,殺 王仲剛,何真占惠、循二州,以功授 惠州府判。不久,升為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守惠州。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南海 邵宗愚攻陷 廣州,大肆焚掠。何真率軍收復廣州,被提拔為江西、福建行中書省左丞。后又擒王成,平定叛將馬丑寒之亂,擊敗邵宗愚,再次收復廣州,以功授榮祿大夫。其時明軍已平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何真加緊練兵,招賢納士,統(tǒng)轄了嶺南大部分地區(qū)。有人勸他效法 趙佗,割據(jù) 嶺南,獨立稱王,被他殺了。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明太祖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廖永忠至福州,致書何真,勸其歸順。何真知元朝大勢已去,便復書廖水忠,表示歸順之意。三月,廖永忠?guī)熤脸敝荩握媾啥际聞⒖俗舻杰婇T,呈上關(guān)防印信,表列郡縣戶口及兵馬錢糧,以示歸降明朝,得到明太祖賜詔書褒獎,授中奉大夫,又提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江西行省參政。以后。何真曾先后任山東行省參政、四川布政使、山西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湖廣布政使等職。何真為官,頗有政聲,行動果斷,政令風行,時人不敢妄犯。他為人忠厚,喜讀書撰文,在朝頗有聲望,士人多喜與之交游,宋濂、方孝孺等都很敬重他。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封何真為東莞伯,食祿一千五百石,祿及后世,給予鐵制符券以作憑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何真去世,終年67歲,明太祖親為文祭悼,命在朝百官素服三日,以侯禮葬京師城南八里岡,復贈侯爵,謚“忠靖”。
史書記載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十八》:
何真,字邦佐,東莞人。少英偉,好書劍。元至正初,為河源縣務副使,轉(zhuǎn)淡水場管勾,棄官歸。元末盜起,真聚眾保鄉(xiāng)里。十四年,縣人王成、陳仲玉作亂,真赴告元帥府。帥受賂,反捕真。逃居坭岡,舉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剛與叛將黃常據(jù)惠。真擊走常,殺仲剛。以功授惠陽路同知、廣東都元帥,守惠州。?苌圩谟尴輳V州。真以兵破走之,復其城。擢廣東分省參政,尋擢右丞。贛州熊天瑞引舟師數(shù)萬,欲圖真,真迎之胥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檣,擊走之。廣人賴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誅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復圍成,募擒成者,予鈔十千。成奴縛成以出。真予之鈔,命具湯鑊,趨烹奴,號于眾曰:“奴叛主者視此!”緣海叛者皆降。時中原大亂,嶺表隔絕,有勸真效尉佗故事者,不聽。屢遣使由海道貢方物于朝。累進資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帥舟師取廣東。永忠至福州,以書諭真,遂航海趨潮州。師既至,真遣都事劉克佐詣軍門上印章,籍所部郡縣戶口兵糧,奉表以降。永忠聞于朝,賜詔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竇融、李勣之屬,擁兵據(jù)險,角立群雄間,非真主不屈。此漢、唐名臣,于今未見。爾真連數(shù)郡之眾,乃不煩一兵,保境來歸,雖竇、李奚讓焉!庇乐业謻|莞,真帥官屬迎勞,遂奉詔入朝。擢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且諭之曰:“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三: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知所歸者,次也;負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輸誠納土,不逆顏行,可謂識時務者!闭骖D首謝。在官頗著聲望,尤喜儒術(shù),讀書綴文。已,轉(zhuǎn)山東參政。四年命還廣東,收集舊卒。事竣,仍蒞山東。九年致仕。
大軍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馬指揮貴往。規(guī)畫軍餉,置郵驛。遷山西右布政使。再與貴勾軍廣東,擢貴鎮(zhèn)南衛(wèi)指揮僉事。尋命真為浙江布政使,改湖廣。二十年復致仕,封東莞伯,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卒。
子榮嗣。與弟貴及尚寶司丞宏皆坐藍黨死。真弟迪疑禍及己,遂作亂。擊殺南海官軍三百余人,遁入海島。廣東都司發(fā)兵討擒之,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