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譚隆翔(公元1613-1654年),字商霖、號時沛,湖南新化長鄄(今隆回荷田鄉(xiāng))秋田村人;崇禎十七年(1644)武舉進士,任黎靖總兵,官至太子太保,封靖遠侯。
人物敘事
公年少在學校讀書時,有位相師經(jīng)過學校,那些紈绔子弟便請相師看相;相師看了他們幾眼便說:“你們有什么相看,要論相,那個流肯鼻涕的小伙子(指譚商霖)將來必是個將門之才”。那些公子哥一聽,不但不服,而且氣恨恨地說:他能當將帥,我們就可當皇帝咯!邊說邊走向公之身邊,冷不防給公扁了幾個耳光。公敢怒不敢言,耿耿懷恨在心,勵志向進;封建社會時,姓與姓之間因矛盾而時有沖突;秋田村與漢江村相連,漢江聚居歐陽大姓;兩姓矛盾激化時,陽姓在江邊大路上挖出陷阱,兩邊埋伏強弓硬弩,欲置公于死地而后快。譚隆翔騎馬至此,馬駐足不前,前蹄奮起,長嘯不止。公不知其意,揮鞭一拍,兩腿一拍,駿馬騰空,一躍而過,人馬未迨陷害,強弓亦未射及。公事后才知自己是虎口脫險;此后,這里就取名雙刃池。荷田譚馬兩姓為爭地界常爭不休;荷田鄉(xiāng)廣莊村,原名馬家莊,屬新化縣所管。公與馬姓名望人物馬同林打賭,誰能將兩人合圍、丈余長的六方形石柱用馬托著跑起,石柱在哪停下,哪里就為兩姓地界;譚隆翔為了讓對方心服口服,就讓對方先騎馬拖著石柱跑;馬同林騎著馬拉著石柱往馬姓地界跑,跑至下背溪時.馬公人困馬乏,就地將石柱頓下去。我公不暇,適足神力,一拔即起,跑馬拖至馬家莊,發(fā)力往下一頓,馬公再找石柱時,就是項羽再世也是枉然。從此,兩姓地界就此定下、停止干戈。這六方形石柱而今依然聳立于此,古往今來行人路過于此,都無不欽佩公之神力,無不駐足觀賞手摸品評一番,感慨一番。
家庭成員
曾祖父:譚文鎮(zhèn)
祖父:譚永琦
父親:譚昌崇
兒子:譚世彪
譚靖遠侯廟
靖遠侯廟又名“文鎮(zhèn)公祠”;廟內供奉著靖遠侯譚隆翔和其曾祖譚文鎮(zhèn);廟內還存有譚隆翔生前穿過的盔甲和用過的大刀、腰刀、袖炮等物件(這些物件都在文革中丟失或被毀,唯獨頭盔還現(xiàn)存于隆回縣文化館);此廟在解放以后被改造為學校;即荷田鄉(xiāng)中心小學;后人為了紀念譚隆翔;在原廟被毀后,當?shù)孛癖娮园l(fā)集資;在荷田鄉(xiāng)騎龍庵旁又新建了一所“譚靖遠侯廟”;現(xiàn)如今廟內譚公神像前香煙藹藹,燭光輝煌,參拜之人絡繹不絕;也可見譚公之精神永存不滅,民眾敬仰之心千秋不朽。
譚隆翔墓
譚隆翔歿于清順治十一年甲午十月十九日;墓地位于邵陽市隆回縣荷田鄉(xiāng)秋田村蛇形沖譚氏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