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享譽全國的師德標兵,黃尚軍教書育人的經歷,也是將當年關愛他的老師們的精神傳承和發(fā)揚的過程。
黃尚軍的初中老師晏正淵先生,是一位早年參加革命的離休干部。在教他的三年時間里,無論刮風下雨,晏老師都與他同路上下學。夏天,看他赤腳過馬路,便用微薄的工資給他買新鞋;冬天,拉著他因剝花生、挑柴禾棍而龜裂的小手,塞給他交學費的錢。晏正淵長年患病,醫(yī)生給他開了假條,但他從未缺過課。
1980年,黃尚軍退伍后回到成都,在鹽道街小學參加俄語補習班,師從著名翻譯家——四川大學外語系教授趙德育。趙老十分器重這個老是第一個舉手發(fā)言的學生。后來,還主動叫他們到家里補課,從未收取任何費用。
在四川大學讀研究生期間,導師向熹教授曾對他語重心長地說:“尚軍啊,我們中華民族還是需要有幾條脊梁骨!边@句話一直銘刻在他的心中。
正是求學道路上遇到的這些好老師,讓黃尚軍不僅收獲了豐盈的知識,還收獲了與知識同等重要的做人道理。黃尚軍說,恩師們留存在他腦中的“敬業(yè)”“愛生”的細節(jié)一直感染、激勵著他,引導他把這種愛心無私傳遞給學生。
幾十年來,黃尚軍開設了《田野調查的理論與實踐》、《中國西南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研究》、《巴蜀方言與民俗》、《古代漢語》等十門課程。為了讓每堂課既內容充實,又生動活潑,黃尚軍每門課都認真?zhèn)湔n,寫下了一百萬多字的講義。他把自己積累的大量田野調查資料,融入課件,把采風中體悟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同學們分享,力爭課堂生動、形象、感人。
主要成就
2009年,黃尚軍老師被評為四川師范大學2007-2009年度師德標兵的稱號。2010年各省最受歡迎的十大教授、我國非211工程學校中文專業(yè)最佳十大教授等榮譽稱號。
2013年被中國教科文衛(wèi)體工會委員會和教育部辦公廳授予“全國師德標兵”稱號。
在教學過程中,黃尚軍指導了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15個項目,其中重點項目4個,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的有12個,其中1個獲得全校文科第1名。
個人作品
《四川方言與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2年再版),于1998年獲四川省社會科學界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及成都市第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成都方言詞典》(與梁德曼先生合作,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0年獲四川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及成都市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巴蜀牌坊》(四川美術出版社2007年將出版)。在《方言》《文史雜志》《四川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
人物評價
黃尚軍教書育人的過程中,特別注重教學生做人。他告誡學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要在學習中不畏艱難,追求上進。
從細節(jié)入手成為他教導學生的方法。黃尚軍經常留學生在家里吃飯,而飯后洗碗時,他都要讓學生洗碗后再用干布擦一遍碗,他說“出租屋內很潮濕,處處不留水漬才能保證東西不發(fā)霉”。借此,他也要求學生秉承“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妥帖處理生活、學習中的每件小事。
無論在科研還是在教學上,黃尚軍都給學生們做好表率。大三學生楊杰,曾跟隨他深入山村考察,吃住在當?shù)厝思摇U{研之余,他發(fā)現(xiàn)黃尚軍老師會主動關心這家孩子受教育的情況,還會幫他們洗碗、做家務。
黃尚軍注重細節(jié)、行為世范的品質讓四川師范大學食堂收餐盤的工作人員都認識他,因為每次送餐盤時,他都會向他們問個好、行個禮,用自身的行為教育著學生尊重身邊每個人。
黃尚軍把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熱忱化作對學生的關愛。他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灌輸做人的道理,還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溫暖他們。
2007年中秋節(jié),黃尚軍在學校舉辦了“中秋朗月”詩歌朗誦會,他自掏腰包,給300多位同學每人準備了一份月餅。
2008年“5.12”大地震中,他帶的一名研究生家中房屋受損嚴重。該生年齡較大,妻子在家務農,家庭經濟拮據(jù)。得知這個情況后,他拿出2000元,讓學生回家維修房子。
2008年一個寒冬的深夜,一名研究生不慎在寢室摔倒,他和妻子聞訊急忙趕到學校,帶著學生去醫(yī)院醫(yī)治直至深夜。第二天,還親自為學生熬了一鍋鮮魚湯,送到她寢室。
2009年底,甲型流感流行,黃尚軍上課時,發(fā)現(xiàn)班上一位同學感冒厲害,咳嗽不止,便讓他馬上去醫(yī)院。第二天上午,他買了一箱牛奶、點心和水果去寢室看望,發(fā)現(xiàn)學生高燒未退,又急忙帶學生上醫(yī)院看病。
多年來,得到黃尚軍貼心關懷過的學生不計其數(shù)。“孩子們都還小,不聽話了要管,要為他們多提供機會,這些可愛的學生是我工作的動力!睘榱烁弥笇W生,他在學校租了一間小房,常年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與十多位同學共同學習和生活,手把手教他們做科研論文,親自為學生做飯,以至于鄰居以為他是專門給學生做飯賺生活費的“保姆”。
黃尚軍說,因為熏陶在四川師范大學這個眾多優(yōu)秀教師的大集體里,自己才能從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他會繼續(xù)高擎“靈魂工程師”這一崇高使命的火炬,像其他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一樣,積極投身于教學、科研,為莘莘學子傳遞更多知識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