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林濟孫,字石友,號鳳梧,仁德里(今莆田仙游龍華)人,莆田九牧林后裔,元至元(1340年)入京應試,登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后升任侍講。先后上《治安十策》和《治河十策》。順帝稱為“江南豪士”。詔與歐陽元、呂修議修宋、遼、金三史。后又詔與總治河防使賈魯同治黃河水,以八月之功,塞北河,通南河,使河復故道,任河北六府通議官。
因母病逝,回家守喪三年,守孝年滿,值朱元璋義軍反元,他見元廷祚終,無意為官,隱居于龍華寺左邊的“意足園”小庵,直到壽終。
林濟孫,字石友,號鳳梧,仁德里(今莆田仙游龍華)人,莆田九牧林后裔,元至元(1340年)入京應試,登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后升任侍講。先后上《治安十策》和《治河十策》。順帝稱為“江南豪士”。詔與歐陽元、呂修議修宋、遼、金三史。后又詔與總治河防使賈魯同治黃河水,以八月之功,塞北河,通南河,使河復故道,任河北六府通議官。
因母病逝,回家守喪三年,守孝年滿,值朱元璋義軍反元,他見元廷祚終,無意為官,隱居于龍華寺左邊的“意足園”小庵,直到壽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