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房彥藻,齊郡人。隋末曾任宋城縣尉。恃才自負(fù),自認(rèn)為懷才不遇,于是參與楊玄感造反事件。楊玄感失敗后,房彥藻改變姓名逃亡在外,后來與楊玄感的軍師李密相遇,與李密一起投奔瓦崗寨翟讓。翟讓禪位給李密,李密封房彥藻為元帥府左長史,并奉命率軍往東攻城略地,攻取安陸、汝南、淮安、濟(jì)陽等地。
隨著翟讓與李密的矛盾日漸激化,房彥藻因曾被翟讓索要錢財,因而趁機(jī)與鄭颋向李密進(jìn)言,密謀發(fā)起瓦崗之變。瓦崗之變,是一場著名的鴻門宴,房彥藻作為李密心腹,積極謀劃其中,最終設(shè)計殺死了翟讓兄弟、翟摩侯、翟讓部將王儒信。
李密殺死翟讓,消除內(nèi)部隱患后,便繼續(xù)積極向外擴(kuò)張。魏永平二年(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房彥藻奉命出使河北,招降竇建德。竇建德優(yōu)待房彥藻,并表示愿意歸附李密。房彥藻完成使命,返回途中,不幸被叛將王德仁擊殺于衛(wèi)州。
五月,李密因為王德仁殺死房彥藻,派遣徐世績攻打征討并打敗王德仁,迫使王德仁降唐。
主要成就
1、將兵東略地,取安陸、汝南、淮安、濟(jì)陽,河南郡縣多陷于密。
2、以書招竇建德,使來見密。建德復(fù)書,卑辭厚禮,托以羅藝南侵,請捍御北垂。
軼事典故
前宋城尉齊郡房彥藻,自負(fù)其才,恨不為時用,預(yù)于楊玄感之謀。變姓名亡命,遇密于梁、宋之間,遂與之俱游漢、沔,遍入諸賊,說其豪杰;還日,從者數(shù)百人,仍為游客,處于讓營。
讓于是推密為王,上密號為魏公;庚子,設(shè)壇場,即位,稱元年,大赦。其文書行下,稱行軍元帥府;其魏公府置三司、六衛(wèi),元帥府置長史以下官屬。拜翟讓為上柱國、司徒、東郡公,亦置長史以下官,減元帥府之半;以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將軍,徐世勣為右武候大將軍,各領(lǐng)所部;房彥藻為元帥左長史,東郡邴元真為右長史,楊德方為左司馬,鄭德韜為右司馬,祖君彥為記室,其馀封拜各有差……密遣房彥藻將兵東略地,取安陸、汝南、淮安、濟(jì)陽,河南郡縣多陷于密。
——以上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三
讓謂左長史房彥藻曰:“君前破汝南,大得寶貨,獨與魏公,全不與我!魏公我之所立,事未可知!彥藻懼,以狀告密,因與左司馬鄭颋共說密曰:“讓貪愎不仁,有無君之心,宜早圖之!泵茉唬骸敖癜参N炊ǎ嵯嗾D殺,何以示遠(yuǎn)!”颋曰:“毒蛇螫手,壯士解腕,所全者大故也。彼先得志,悔無所及!泵苣藦闹,置酒召讓。戊午,讓與兄弘及兄子司徒府長史摩侯同詣密,密與讓、弘、裴仁基、郝孝德共坐,單雄信等皆立侍,房彥藻、鄭颋往來檢校。密曰:“今日與達(dá)官飲,不須多人,左右止留數(shù)人給使而已。”密左右皆引去,讓左右猶在。彥藻白密曰:“今方為樂,天時甚寒,司徒左右,請給酒食!泵茉唬骸奥犓就竭M(jìn)止。”讓應(yīng)曰:“甚佳!蹦艘屪笥冶M出,獨密下壯士蔡建德持刀立侍。食未進(jìn),密出良弓,與讓習(xí)射,讓方引滿,建德自后斫之,踣于床前,聲若牛吼,并弘、摩侯、儒信皆殺之。徐世勣走出,門者斫之傷頸,王伯當(dāng)遙訶止之。單雄信叩頭請命,密釋之。左右驚擾,莫知所為,密大言曰:“與君等同起義兵,本除暴亂。司徒專行貪虐,陵辱群僚,無復(fù)上下;今所誅止其一家,諸君無預(yù)也。”命扶徐世勣置幕下,親為傅創(chuàng)。讓麾下欲散,密使單雄信前往宣慰,密尋獨騎入其營,歷加撫諭,令世勣、雄信、伯當(dāng)分領(lǐng)其眾,中外遂定。讓殘忍,摩侯猜忌,儒信貪縱,故死之日,所部無哀之者;然密之將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以上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
(武德元年二月)李密遣房彥藻、鄭颋等東出黎陽,分道招慰州縣。以梁郡太守楊汪為上柱國、宋州總管,又以手書與之曰:“昔在雍丘,曾相追捕,射鉤斬袂,不敢庶幾。”汪遣使往來通意,密亦羈縻待之。彥藻以書招竇建德,使來見密。建德復(fù)書,卑辭厚禮,托以羅藝南侵,請捍御北垂。彥藻還,至衛(wèi)州,賊帥王德仁邀殺之。
(武德元年五月)王德仁既殺房彥藻,李密遣徐世勣討之。德仁兵敗,甲寅,與武安通守袁子干皆來降,詔以德仁為鄴郡太守。
——以上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