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劉曾,字魯如,陜西臨潼廉留里人,年20跟隨李颙講學(xué),康熙十八年(1679)為進士,被授溆浦(在湖南西部)知縣。溆浦縣,山深而偏僻,糧役向來不均,劉曾在該縣親自丈量土地,逐一核實,使歷年積弊一旦豁清。事后,湖南巡撫收其事跡通報所屬各縣作為楷模。三年后,被擢為吏部主事,又遷員外郎。當時有一貪官用千金為劉曾祝壽,曾笑曰:“劉曾豈能受暮夜金(即賄金)者耶”即正色于以拒絕。于是又遷吏部郎中,補貴陽知府。貴陽多苗族,時有出而行劫者。當時黔民有些壞人,將苗家幼小子女,誘騙賣于外地,劉曾捕捉了數(shù)十名拐騙犯,繩之以法,將所拐騙的苗家子女,全部送還其父母。有個別找不著家室者,令無子女的郡民撫養(yǎng)。苗人對此深為感激,因此也就不再行劫?(nèi)官倉,每年都要贏余糧米百萬石,劉曾令別貯一倉,自己絲毫不沾。春秋時有缺糧之家給予補助,由此該郡大治,經(jīng)考核為各郡之最;实垡蛸n與蟒服以旌勞,遂擢升為云南驛鹽道,不久,又升為按察使。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1718)辭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