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人物經歷
1938年武漢淪陷,避至湖南省常德市南門常清觀任經主, 以誦皇經為主。
1939年轉至湖南省石門縣松林堡,住持小廟2年。
1941年,至石門縣觀國山道院任知客。
1944年回到武漢,在武昌大東門長春觀任知客?谷諔(zhàn)爭勝利后,武漢道教慈善事業(yè)日盛,1946年,各叢林聯合籌資成立同善壽木局,始將道教公益事業(yè)納入股份制管理,任經理11年,善心理財,救助貧困。
1950年1月正式升任長春觀當家(監(jiān)院)。同年,任武漢市道教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副主任。1957年,被推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一屆代表大會代表。
1959年、1962年分別任武漢市道教協會第一、第二屆副會長。
1961年參加中國道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并任協會理事。
1980年、1986年先后參加中國道教協會第三、第四屆代表會議,并任常務理事。
1981年、1985年、1989年任武漢市道教協會第三至第五屆任會長。
1953年起,歷任政協湖北省第一至第三屆委員,政協武漢市第四、第五屆委員,政協武昌區(qū)第一、第二屆委員。
自入玄門,奉道不二,誠心不改,潛心修道,專功道教齋醮科儀,使武漢經韻經樂在全國道教界享有盛名,不少高功經師前來訪道修學。韓以其步履穩(wěn)健、儀態(tài)優(yōu)雅、謙和寬仁、言行諧趣及獨特的楚腔漢韻,成為武漢道教界名宿。
1982年中國道教協會舉辦道教知識培訓班,他擔任科儀授課老師。
50年代上書中南軍事管理委員會和省、市人民委員會,陳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和保護國家文物古跡的意義,得到省、市領導人的認同和重視,將有關政府機關遷出長春觀,并撥款修繕長春觀!拔幕蟾锩敝,其離開長春觀,與佛、道教界人士被集中在武昌蓮溪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又回到長春觀參與管理,籌備教務,撥亂反正,協助政府落實政策;凝聚道教界人士重組道教組織,維修道觀;注重培養(yǎng)后學,其弟子多被選送到中國道教協會學習深造,傳承道脈。在任期間,一批中青年道教人員成長起來;與國內外道教界建立良好關系,旗幟鮮明地彰顯道教愛國之心。
秉承道旨教義,和同慈愛,濟世利人,勤儉為本,清貧為樂。重病在床還念念不忘為新道徒傳授科儀經義,囑道教應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