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留異,東陽郡長山人。世代是郡的望族。留異善于自處,說話含蓄,是鄉(xiāng)里的豪杰。常聚集一幫惡少,欺凌貧苦者,官吏們都枧他為患。
梁朝時留異是蟹浦戍主,歷任晉安、安固二縣的縣令。
侯景之亂時,留異回到鄉(xiāng)里,招募士兵,東陽郡丞與留異有矛盾,留異便引兵殺了東陽郡丞和他的妻子兒女。太守沈巡去援助臺城,讓郡給留異,留異派他哥哥的兒子留超監(jiān)知郡事,自己率兵隨沈巡出郡都。
京城陷落,留異便追隨臨城公蕭大連,蕭大連封他為司馬,委以軍事之任。
留異生性殘暴,沒有遠(yuǎn)大謀略,督責(zé)蕭大連軍主時對左右私樹威福,眾人都疾恨他。正逢侯景部下將軍宋子仙渡浙江,留異奔還鄉(xiāng)里,不久即率眾投降于宋子仙。這時蕭大連也前往東陽的信安嶺,想要到鄱陽,留異于是做宋子仙向?qū),命令捉拿蕭大連。
侯景封留異為東陽太守,將其妻兒收為人質(zhì)。侯景行臺劉神茂興義軍抗拒侯景,留異表面上贊同劉神茂,而暗地里卻與侯景結(jié)盟。到劉神茂敗北,被侯景所殺,惟獨(dú)留異獲免。
侯景之亂平定后,王僧辯派留異慰勞東陽,留異仍然糾合鄉(xiāng)人,保據(jù)點(diǎn)設(shè)巖阻,手下人一時甚多,州郡都害怕他。
梁元帝封他為信安令。荊州陷落,王僧辯以留異為東陽太守。陳霸先平定會稽,留異雖然僅轉(zhuǎn)運(yùn)租食,但他擁有一郡之權(quán),故威福在身。
紹泰二年,留異以應(yīng)接之功,任持節(jié)、通直散騎常侍、信武將軍、縉州刺史,兼東陽太守,封永興縣侯,邑五百戶。這年又升任散騎常侍、信威將軍,增邑三百戶,其余照舊。
陳霸先又將其長女豐安公主許配給留異第三子貞臣。
永定二年,征留異為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留異遷延不去就位。
陳世祖即位,改授留異都督縉州諸軍事、安南將軍、縉州刺史,兼東陽太守。
留異多次派長史王澌為使入朝,王澌常向他訴說朝廷虛弱,留異都十分相信,他雖然外表上表示臣子的禮節(jié),內(nèi)心卻始終懷著異端,他與王琳從鄱陽信安嶺暗通信使。王琳又派使者到東陽,暫任輔助守令之官。
王琳失敗,陳世祖派左衛(wèi)將軍沈恪代留異為郡守,實(shí)際上是以兵襲擊。留異出下淮抵抗,沈恪與之戰(zhàn),敗北,退還到錢塘,于是留異奏表表示歉意。
這時眾軍正在湘、郢作戰(zhàn),陳世祖便下詔書慰諭留異,暫時籠絡(luò)他,留異也知道朝廷終究要討伐自己,便派兵守下淮和建德,以備水路。
湘州平定,陳世祖就下詔說:過去四罪難以寬宏,大螞所以不赦,九黎亂德,少吳所以必定要誅殺.自古以來的皇帝,并不貪征伐,假如為了時代的蠹巔,事情就不得已了。叛逆之賊留異,天數(shù)應(yīng)亡減,他修繕甲士完成聚集之舉,由來已久。他進(jìn)則辭謝群龍,白躍于千里,退則遲疑不定,始終持有異心。中期他密契于番禺,既然恢弘天網(wǎng),朝廷便賜他以名爵,并給以輿國戚聯(lián)姻,他此時倘有望懷音,逞能改過。王琳竊據(jù)中流后,留異翻相接應(yīng),別引南川嶺路,專為東道主人,結(jié)附兇頑,惟以禍亂為樂。妖氛驅(qū)散平定后,他氣沮喪心孤獨(dú),有類驚弓之烏、窮謀之獸。雖又遣家人入朝作人質(zhì),子陽之態(tài)轉(zhuǎn)盛;侍子返回朝廷,他的隗驟之心又熾烈起來。朕心懷容忍安撫之意,并不計(jì)較那些毛病和罪慝,襟懷寬廣,敦促勸諭殷勤。然而他卻蜂目更彰,猛禽之聲不改,并置軍江口,嚴(yán)守下淮,顯然意在反叛,不可寬容回避。況且縉邦豐饒富裕,稽南殷實(shí)曠遠(yuǎn),永久割除王賦,長期堵塞國民,即使有竹箭良材,也輿京城皇車無望,蘆葦小盜,共同肆虐貪殘,想他們不過是些遣民,兼容他們的感慨與嘆息。西戎屈膝投降,自歸重關(guān),秦國順依風(fēng)勢,均輸歸侵犯之地,三面邊境都已太平,四方土地都已平靜,惟獨(dú)這個小妖,應(yīng)予清除?膳汕彩钩止(jié)、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北將軍、司空、南徐州刺史桂陽郡開國公安都前往擒捉殺戮,罪惡只在留異一人身上,其他人不必過問。
留異本以為官軍從錢塘江而上,然而安都卻從會稽、諸暨陸道襲擊之。留異聞?wù)f官軍已到。大為驚恐,棄郡逃奔到桃支嶺,在嶺口立下柵欄自我加固。
第二年春天,安都大破留異柵欄,留異和他的第二子留忠臣逃到陳寶應(yīng)處,于是安都俘虜了留異部下男女?dāng)?shù)千人。天嘉五年,陳寶應(yīng)被平定,同時捉到留異押送京都,在建康斬首示眾,他的子侄及同黨無論年齡大小全部殺死,惟有第三個兒子留貞臣因其娶公主為妻而獲幸免。
家族成員
兒子:留忠臣、留貞臣
史書記載
《陳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