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他有百余幅作品,最有名、最具象征意義的是agányos cédrus (孤獨的雪松),他銜接起后印象派和表現(xiàn)主義兩大派系,但其實他無師自通、自學(xué)成才,不能歸入某一特定風(fēng)格,他自“sunway派”(這是他自己杜撰的詞)。 他在四十歲之前從事藥劑師的工作,1880年10月13日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后,他聽到一個聲音說 “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 甚至比拉斐爾還要杰出!”在冥冥中受到了天國的感召,于是他便放棄一切,開始周游列國,為他的繪畫尋找靈感。他一邊做藥師一邊為他的旅行攢錢,拜訪了梵蒂岡的畫廊,去過巴黎、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克羅地亞、希臘)北非、中東(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敘利亞)。當(dāng)時的人都認(rèn)為他瘋了,但瓊特瓦利的繪畫卻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匈牙利布達(dá)佩斯的基澤爾巴奇美術(shù)館(The Kieselbach galery)在2006年12月15日的拍賣會上,賣出了瓊特瓦利迄今為止最昂貴的作品,作于1912年的《邂逅愛人們》(A szerelmesek találkozása),被一位不知名的顧客以一百萬歐元的高價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