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福建番客殺人,辰受命審理,僅懲首惡。南京修建報恩寺,征派役囚萬人,風傳謗訕紛起,恐有變亂,辰往查察,因無實據(jù)乃不治罪。
經(jīng)歷
谷庶人圖謀不軌,辰查明實情妥善解決。帝稱鄭辰真“國家耳目臣”。十六年,提升山西按察使,嚴懲貪吏。潞州農(nóng)民起事,朝廷將發(fā)兵討捕,辰則奏稱:“此系徭役過重所致。”乃未發(fā)兵,并自赴山谷撫諭,使百姓免遭鎮(zhèn)壓。
生平
禮部侍郎蔚綬撥糧予山海軍,辰負責山西民運,民不堪勞苦而多逃亡,糧食損耗。蔚綬指令借貸抵償。辰云:“山西民貧而強悍,求之過急易生變亂,不如寬限,使自通有無!庇闷溲裕駸o逃亡,糧無損耗。宣德三年(1428),任南京工部右侍郎。英宗即位,辰奉命往四川、貴州、云南等地考察官員政績,據(jù)實奏上,罷免失職官吏。正統(tǒng)元年(1436),奉命賑南畿河南饑民,修筑潰堤。有建議自大名開渠引水并疏通衛(wèi)河,以利灌溉運輸。辰言此舉勞民,弊近利遠,而未實行。
后記
后升任兵部左侍郎,與豐城侯李彬運軍餉于宣府(今屬河北省),大同鎮(zhèn)守都督譚廣違令,辰彈劾之,運餉得以完成。八年病歸,次年逝世。
明史記載
鄭辰,字文樞,浙江西安人。永樂四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謀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誣狀。福建番客殺人,復命辰往。止坐首惡,釋其余。南京敕建報恩寺,役囚萬人。蜚語言役夫謗訕,恐有變,命辰往驗。無實,無一得罪者。谷庶人謀不軌,復命辰察之,盡得其蹤跡。帝語方賓曰:“是真國家耳目臣矣!笔瓿w山西按察使,糾治貪濁不少貸。潞州盜起,有司以叛聞,詔發(fā)兵討捕。辰方以事朝京師,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請無發(fā)兵!钡廴恢。還則屏騶從,親入山谷撫諭。盜皆感泣,復為良民。禮部侍郎蔚綬轉粟給山海軍,辰統(tǒng)山西民輦任。民勞,多逋耗,綬令即山海貸償之。辰曰:“山西民貧而悍,急之恐生變。不如緩之,使自通有無!庇闷溲,卒無逋者。丁內(nèi)艱歸,軍民詣御史乞留。御史以聞,服闋還舊任。
宣德三年召為南京工部右侍郎。初,兩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內(nèi)任者。蹇義等薦九人。獨辰及邵?、傅啟讓,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試職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貴州、云南,悉奏罷其不職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喪,繼娶。辰劾其有傷風教,璟坐免。正統(tǒng)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饑。時河堤決,即命辰伺便修塞;蜃h自大名開渠,引諸水通衛(wèi)河,利灌輸。辰言勞民不便,事遂寢。遷兵部左侍郎,與豐城侯李彬轉餉宣府、大同。鎮(zhèn)守都督譚廣撓令,劾之,事以辦。八年得風疾,告歸。明年卒。
辰為人重義輕財。初登進士,產(chǎn)悉讓兄弟。在山西與同僚杜僉事有違言。杜卒,為治喪,資遣其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