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賈詡年少時并不出名,只有當(dāng)時名士閻忠認(rèn)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xiāng)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shù)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碑(dāng)時太尉段颎,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颎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yīng)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很多。
效力涼州
公元189年( 永漢元年)九月, 董卓廢少帝 劉辯,立獻帝 劉協(xié)。十一月,董卓自為 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 劍履上殿。賈詡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后升討虜校尉。時董卓之婿中郎將 牛輔屯兵于陜,賈詡便在牛輔軍中輔軍。不久,牛輔遣李傕、郭汜、賈詡等出兵攻打關(guān)東聯(lián)軍,先向 孫堅,在梁東大破其軍。孫堅率千騎潰圍而去。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余黨。當(dāng)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lǐng)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 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贝擞嫗楸娙瞬杉{。
于是李傕等散發(fā)“王允欲洗蕩此方之人”的流言,聯(lián)絡(luò)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 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余萬之眾。李傕與 樊稠、 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內(nèi)叛變士兵引導(dǎo)涼州軍入城,與守將 呂布展開巷戰(zhàn),呂布兵敗,僅率百余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余人,尸積滿道。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被殺。李傕等擁兵至南宮掖門,威逼獻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為中郎將。李傕又殺司隸校尉 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fēng)王宏和司徒 王允及其妻子。一時間,京城腥風(fēng)血雨,朝野大亂。
后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么功勞?”堅決不受。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么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么好處?”于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
不久賈詡之母去世,賈詡辭掉官職,被拜為光祿大夫。公元195年( 興平二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襲占長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權(quán)后,三人互相猜忌,爭權(quán)奪利,多次打斗起來。賈詡每次都以大體責(zé)之,所以三人雖心中不和,但表面上還過得去。于是三分長安城,各守其界。同年春,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間矛盾日益激化,開始交兵。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助自己。幫助漢獻帝出逃、保護大臣,賈詡多有出力。后二人罷兵,賈詡便上還印綬。
當(dāng)時將軍段煨與賈詡同郡,屯駐華陰,賈詡?cè)ネ犊慷戊。賈詡向來知名,為段煨軍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賈詡奪其兵權(quán),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賈詡看出后,心不自安。南陽張繡與賈詡暗中有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臨行時,有人問賈詡:“段煨待你這么好,你為何還要離去?”賈詡說:“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yōu)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而我離開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jié)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也很愿意得到我,這樣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辟Z詡到達張繡處,張繡果然大喜,率子孫前來迎接。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獻計張繡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賈詡的說服下,張繡屯兵宛城與荊州牧 劉表聯(lián)合。從此,二人便成為曹操的心腹之患。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jù)守的穰城。 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占據(jù)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lián)軍。曹軍獲勝后,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睆埨C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后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xiàn)在已經(jīng)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jīng)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zhǔn)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后衛(wèi)部隊擊潰。
得勝后,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么回事,賈詡解釋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罷了。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公敵手。曹軍雖然剛撤,但曹公必然親自殿后,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lǐng)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后,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后,他留的將領(lǐng)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睆埨C大為佩服。
勸張歸曹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紹遣人招降張繡,并與賈詡結(jié)好。張繡準(zhǔn)備同意,賈詡卻當(dāng)著張繡的面回絕了袁紹的來使,準(zhǔn)確地指出袁紹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點優(yōu)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正言順;曹操兵力較弱,更愿意拉攏盟友;曹操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曹操聞訊后大喜,親自接見賈詡,執(zhí)其手說:“使我的信譽揚于天下的人,是你!”曹操拜賈詡為執(zhí)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于當(dāng)時冀州為袁紹所占,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同時拜張繡為揚武將軍,并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輔佐曹操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戰(zhàn)于官渡。曹軍軍糧用盡,曹操問計于賈詡,賈詡說:“您在精明、勇敢、用人、決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過取勝,是想顧及周全啊,抓住機會,便能很快取勝!辈懿俜Q善,后來抓住機會偷襲烏巢,一舉戰(zhàn)勝袁紹。河北平定后,曹操領(lǐng)冀州牧,改任賈詡為太中大夫。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領(lǐng)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賈詡勸阻,說應(yīng)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jié)果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而歸。
離間馬韓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以 韓遂、馬超為首的十部聯(lián)軍,聚集10余萬人馬,據(jù)守潼關(guān)抗曹(參見 渭南之戰(zhàn))。馬超受挫后,提出劃河為界的議和條件,被曹操拒絕。馬超多次前來挑戰(zhàn),曹操堅守不出,使馬超欲急戰(zhàn)速勝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劃地為界的要求,并送子為人質(zhì)。賈詡認(rèn)為可以表面上假意應(yīng)允,麻痹對方,實際積極準(zhǔn)備,伺機殲敵。曹操又問賈詡?cè)绾纹茢,賈詡說:“離間他們!辈懿俨捎盟挠嬛\,寫書離間馬超和韓遂,使他們內(nèi)亂。曹操視時機成熟,主動對關(guān)中軍發(fā)起進攻,大勝而歸。
支持曹丕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當(dāng)時曹操未立太子, 曹丕為五官將,而臨菑侯 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計于賈詡,賈詡說:“希望將軍修養(yǎng)品德,勤于學(xué)習(xí),日夜孜孜不倦,不違背作兒子的道義,這就夠了!辈茇爮牧怂慕ㄗh,刻意磨練自己。后來,曹操私下問賈詡對立嗣的看法,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問他為何不答,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大笑,于是于該年立曹丕為太子。賈詡認(rèn)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jié)權(quán)貴,當(dāng)時天下談?wù)撝侵\之士時都十分推崇他。
位列三公
公元220年(黃初元年),曹丕即位,為報賈詡之恩,封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xiāng)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戶。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賈訪為列侯。以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
223年(黃初四年)三月,曹丕首征東吳,以失敗而告終。當(dāng)初,曹丕便問計于賈詡:“我想統(tǒng)一天下,吳、蜀應(yīng)先征討哪個?”賈詡建議應(yīng)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無功而反。同年六月甲申日,賈詡?cè)ナ,終年77歲,謚肅侯,長子賈穆繼嗣。 多年后,賈詡與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廟。
歷史評價
陳壽:“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 經(jīng)達權(quán)變,其良、平之亞歟!”
閻忠:“詡有良、平之奇!
曹操:“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裴松之:“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張子房青云之士,誠非陳平之倫。然漢之謀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則余無所附,故前史合之,蓋其宜也。魏氏如詡之儔,其比幸多,詡不編 程、 郭之篇,而與二荀并列;失其類矣。且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zhì)則異焉。今荀、賈之評,共同一稱,尤失區(qū)別之宜也!薄胺蛉使﹄y著,而亂源易成,是故有禍機一發(fā)而殃流百世者矣。當(dāng)是時,元惡既梟,天地始開,致使厲階重結(jié),大梗殷流,邦國遘殄悴之哀,黎民嬰周余之酷,豈不由賈詡片言乎?詡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亂,未有如此之甚!
令狐德棻:“周瑜赤壁之謀,賈詡 烏巢之策,何能以尚。一言興邦,斯近之矣!
《荀勖別傳》:“晉司徒闕,武帝問其人于勖。答曰:u2018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為三公,孫權(quán)笑之。u2019”
《唐會要》:“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鑒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朱敬則:“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踐若發(fā)機,應(yīng)同急箭;優(yōu)游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quán)合變,因敗為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楊炯:“孝通神明,忠定社稷。馬伏波來游二帝,晏平仲能事百君。在魏則賈詡、荀攸,在周則太顛閎夭!
李嶠:“賈文和之揣君,酈食其之觀將:翔而后集,可謂明也。”
蘇轍:“公不用其計,以兵入?yún)蔷常鞌∮诔啾。夫詡之所以說曹公,則李左車之所以說淮陰侯,使乘破趙之勢,傳檄以下燕者也。方是時,孫氏之據(jù)江東已三世矣。國險而民附,賢才為用,諸葛孔明以為可與為援而不可圖。而曹公以劉琮待之,欲一舉而下之,難哉!使公誠用詡言,端坐荊州,使辯士持尺書結(jié)好于吳。吳知公無并吞之心,雖未即降,而其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jù),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tǒng)、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能自效!
袁宏道:“投身刀戟之林,瀕死不悔,不盡其用不止者,張子房、荀文若、賈詡之流是也!
王夫之:“迨于子桓之世,賈詡、辛毗、劉嘩、孫資皆坐照千里之外,而持之也定!
韓慕廬:“文和周旋群雄,晚歸太祖。惟其智放沈密,而機速過人,故能不受牢籠!
王鳴盛:“賈詡地望無可言,然觀其處父子之間,勉曹丕以孝,答曹操慎忠,則尚優(yōu)于諸人,離之此而合之彼,其例密矣。”
何千里:“詡之識略,實蓋一時!
何焯:“養(yǎng)威持勝之善謀!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贄之學(xué),其《藏書》、《續(xù)藏書》未嘗寓目。近偶觀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論狂狷》一篇。其言謂放勛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湯、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漢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此等謬論,正如醉夢中囈語,而當(dāng)時諸名士極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呂不韋、李園、賈詡、董昭為名臣,溫嶠為逆賊,所謂好惡拂人之性者也。以揚雄、胡廣、譙周、馮道為吏隱外臣,亦大謬!
易中天:“賈詡能在亂世中 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 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家族世系
據(jù)《 新唐書》里的宰相世系表所指,賈詡是 西漢時代文豪 賈誼的末裔。據(jù)《賈氏武威郡宗譜》載,賈誼九世孫名為 賈秀玉, 東漢時任 武威 太守,自此居于武威郡。其子賈衍任 兗州 刺史,賈衍子 賈龔為輕騎將軍,居武威。衍生二子,長子名賈彩,次子便是賈詡。據(jù)《 魏晉世語》,賈氏一族于晉惠帝時皆至大官,于 晉初時尤為顯貴。
父祖
賈誼,賈詡先祖,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
賈秀玉,賈詡曾祖父,東漢武威太守。
賈衍,賈詡祖父,東漢兗州刺史。
賈龔,賈詡之父,任輕騎將軍,徙居武威。
哥哥
賈彩,賈詡之兄。
兒子
賈穆,賈詡的長子,為 駙馬都尉、歷位 郡守,承繼賈詡的爵位。
賈訪,賈詡之子,分得父親八百戶食邑中二百戶,而受封 列侯。
賈璣,賈詡之子,魏駙馬都尉、關(guān)內(nèi)侯,后徙居長樂。
孫子
賈模,賈穆之長子,賈詡之長孫,承繼賈穆的爵位, 晉惠帝時為 散騎常侍, 護軍將軍。
賈疋,賈模從弟(《晉書》作賈詡的曾孫 ),仕晉惠帝及晉懷帝,累官至驃騎將軍、雍州刺史、封酒泉公。
賈通,賈璣之子,任侍中、車騎大將軍。
賈延,賈璣之子。
后世
賈胤,賈模子,仕晉惠帝,乃惠帝于太子時之近侍。
賈龕,賈模之子,胤弟,仕晉惠帝, 曾任秦國內(nèi)史、秦州刺史。
賈仲安,賈通之子。
賈仲謀,賈通之子。
賈仲達,賈通之子,晉潁川太守。
藝術(shù)形象
文學(xué)形象
在中國著名歷史演義 章回小說《 三國演義》中,賈詡亦有耀眼的表現(xiàn)。他初登場于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以 西涼謀士身分從屬于 董卓集團余黨 李傕、 郭汜陣營。當(dāng)時董卓已死,李傕等四人上表求赦不果,正欲各自逃難,賈詡建議他們召集西涼人馬入京攻打 呂布,結(jié)果成功驅(qū)逐呂布?墒抢顐嗟热藚s擅權(quán)暴虐,欺凌帝上,甚于董卓。第十回中,西涼 馬騰、 韓遂東征勤王,賈詡勸李傕深溝高壘,不與接戰(zhàn),待西涼兵糧盡退兵加以追擊,結(jié)果亦大敗馬、韓。李、郭掌權(quán)期間,賈詡一直引導(dǎo)他們安撫天下,征用賢能,朝廷稍微有所恢復(fù)。
第十三回,李、郭失和,互相攻討,一劫天子一劫公卿, 長安大亂,賈詡與 左靈被李傕任命負(fù)責(zé)監(jiān)押帝后車駕。但賈詡當(dāng)時仍心系漢室,答應(yīng) 獻帝盡力阻止李傕暴行。李傕要殺帝使 皇甫酈時,亦賴賈詡等力勸才得免。其后賈詡暗地勸喻李傕陣中的羌兵解散,又設(shè)計建議獻帝以重爵加封李傕,讓其暴露自身貪婪信巫的缺點,李傕軍中因而士卒離心。第十四回曹操舉兵勤王,賈詡勸李傕投降求赦,李傕怒欲斬之,賈詡于是離開李傕回到家鄉(xiāng) 武威。
第十六回,正當(dāng)曹操與呂布鏖戰(zhàn)時,南方傳來訊息指 張濟攻南陽中流矢而死,其侄 張繡繼統(tǒng)其軍,占據(jù)宛城,并用賈詡當(dāng)謀士,與 劉表結(jié)連,成為曹操南方的大患。于是曹操放下東邊戰(zhàn)線,趕赴南方親征張繡。大軍壓境,賈詡又建議張繡投降曹操,張繡亦愿意接受?墒遣懿僖蛩郊{張繡嬸母鄒氏辱及張繡,張繡怒不可當(dāng),賈詡唯有獻計讓張繡引軍圍攻沒有戒備的曹操,此役令曹操幾乎失陷,并折損了大將 典韋、長子 曹昂及侄兒曹安民等。
第十八回回目以賈詡為主,是為“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曹操擊敗袁術(shù)后,再議征討張繡。賈詡以將計就計之法,再次令曹操中伏,大損兵馬,將領(lǐng) 于禁、 呂虔亦受戰(zhàn)傷。后來曹操退兵,張繡、劉表議欲追襲,賈詡認(rèn)為必敗,果如其言;然而賈詡又勸二人再次起兵追襲,張繡聽從其計,結(jié)果大勝而還。此回盡顯賈詡料事如神的本領(lǐng)。 直至第二十三回, 袁紹、曹操分別遣使勸張繡歸順。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降服曹操。賈詡被曹操封為 執(zhí)金吾使。 官渡之戰(zhàn)中,賈詡亦有隨軍出征,多為曹操守寨。
第五十九回, 馬超興兵討曹操,賈詡隨軍西征,并獻 離間計,致抹書予韓遂令馬超疑惑,使馬超與韓遂失和相攻,曹軍因而得勝。 第六十七回,曹操征 張魯,欲得猛將 龐德歸順,賈詡獻計透過賄賂楊松,離間龐德與張魯之間的關(guān)系,亦成功令龐德降曹。
第六十八回,曹操議立嗣子,賈詡屬意曹丕,故當(dāng)曹操問及其意見時,賈詡淡淡地提到袁紹、劉表二人,讓曹操聯(lián)想到二人立幼廢長終致覆滅的故事,然后決意立曹丕為后嗣。第七十八回,曹操欲筑建始殿,賈詡推薦 洛陽良匠蘇越;曹操夜夢三馬同槽,問于賈詡,賈詡為其釋慮。曹操臨終托孤,賈詡亦是顧命大臣之一。曹丕繼位后,封賈詡為 太尉,位列 三公。第八十回,曹丕篡漢,賈詡建議曹丕筑受禪臺以避后世之議,又勸獻帝詔書禪位。第八十二回, 孫權(quán)遣 趙咨為使,向曹丕稱臣賓服,使者到魏,亦先見太尉賈詡,可見賈詡于朝中地位超然。第八十五回,曹丕乘孫劉鏖兵 夷陵,于是遣三路兵馬暗襲東吳,賈詡勸阻,曹丕不聽,招致大敗。 最后,第八十六回,小說正式交代賈詡之死。
賈詡在演義中由第九回橫跨至第八十六回,形象突出,計無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幾度敗績。其所從屬勢力頗多,先隨李傕,再隨張繡,最后事曹操曹丕兩代。加上他曾助曹丕篡漢,其形象不算十分正面?墒羌词官Z詡曾助李傕、曹魏這些在《三國演義》形象比較負(fù)面的勢力,他的才能仍備受肯定。而且不論是李傕、張繡,還是曹操、曹丕,都將賈詡此人視為心腹?梢娖淙松朴诮浑H,亦深曉亂世自保之術(shù)。
影視形象
1994年《三國演義》:由 李緒良、徐永亮分別出演賈詡;
2013年《曹操》: 孫祺飾演賈詡;
2013年《新洛神》:邢杰風(fēng)飾演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