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柯在鑠
性別:男
國籍:中國
籍貫:福建長樂
民族:漢族
生年:1924
卒年:2007
生平
。保梗矗纺昙尤胫袊伯a(chǎn)黨。次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經(jīng)濟系。建國后,歷任全國學聯(lián)秘書長、駐國際學聯(lián)代表,《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兼中英聯(lián)合聯(lián)絡小組中方首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2007年于北京逝世。
懷念柯在鑠
柯在鑠于2007年1月9日病逝北京,享年83歲。他未能如愿參加隆重的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紀念慶活動,誠憾事也!因為在長達10余年圓滿完成香港回歸祖國偉業(yè)的艱辛談判中,作為原外交部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中英談判的中方首席代表,這里有他親自砌就的一磚一瓦,有他不可以磨滅的歷史足跡。
2006年12月下旬,柯夫人陳大姐還有信給我,對老柯病情表示樂觀。老柯雖因腦萎縮病變多年,病情惡化,住進了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10個多月,仍顯示出對惡疾抗爭的堅強意志以及頑強的生命力,給了家人很大鼓舞。讀罷我們深感敬佩。
2007年1月14日,不幸接到了北京發(fā)來的訃告。
柯在爍在長達十余載香港回歸的艱苦談判中,宵衣旰食,忘我工作,終至積勞成疾。然而他對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作出的卓越貢獻,祖國人民不會忘記,港澳同胞更不會忘記。而老柯與我的特殊情誼,亦令我難以忘懷。
我于1944年抗戰(zhàn)時期,從廣東流亡到重慶,就讀于沙坪中央大學,和同是福建流亡學生的柯在鑠建立了一段奇特的情緣。那時我們雖同是流亡學生,但并不相識。當時老柯寫了“救亡宣言”,發(fā)起了“救亡會”的組織,受到了返校青年軍的鎮(zhèn)壓,旋又被校方開除。在此情形下若不立即離開重慶,勢將受到特務分子的繼續(xù)逼害。但他已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想去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避難,苦于路費全無著落。我冷眼旁觀了數(shù)天后,出于愛國青年的義憤,毅然變賣了值錢的衣物,為老柯籌備了飛昆明的機票錢,使他得以成行。
此事以后,我們再無聯(lián)絡。而我則因此上了特務的黑名單,經(jīng)組織安排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去了中原解放區(qū)。
解放后老柯一直在北京外交部工作。在1955年的肅反運動當中,因?qū)彶樗谥貞c如何去昆明的這段歷史,未能找到有力的證明。而我才是惟一的證明人,他又不知我身在何處?正在萬分焦急。其實那時我也正在北京軍委公安政治部工作,兩個單位同在東單,近在咫尺。當時我因胡風問題也在接受隔離審查。組織上曾多次向我提到過柯在鑠的名字。直至1956年7月,我的問題審查清楚后,保衛(wèi)部門給我看了柯在鑠本人寫的材料,我才重新回憶起來,給他寫了所需的“證明”。于是老柯的問題才得以最終的核實解決,但因我們之間沒有聯(lián)系,這些情況我一直不知道。
1985年中英在香港回歸的談判期間,作為中方首席代表的柯在鑠,常在電視上露面。我才得悉其下落,開始向外交部給他寫信。
我們恢復了聯(lián)系,老柯十分高興地給我寫了多封熱情如火的回信。其間在往返香港、路經(jīng)廣州時,曾來家中作客,我也到他住處回訪。我們促膝長談,為恢復我們不尋常的友情而唏噓不已。
我受邀請,于1997年偕老伴到北京柯在鑠府上作客數(shù)天。受到老柯和他夫人陳秀云的盛情招待。他贈送我珍貴的香港回歸紀念金筆,并拍下了多幅生活紀念照片。我們原計劃2007年后,再到北京作客相聚的,卻萬萬想不到老柯突然離去。
2月27日,老柯的二兒子柯小衛(wèi)來到我家中。他是在月前亡父之喪后,代表全家接受了港方的邀請,專程到港參加各界隆重悼念亡父的紀念活動的;顒咏Y束后,歸心似箭,按行程應從港直飛北京才是。但離京時其母曾面囑:港事結束之時,哪兒不去也要拐到廣州來探望黃叔,將亡父離世前后的情況詳情相告,并代表亡父與全家向黃叔致意。陳秀云大姐深知我心,知道我對老柯生前身后的事都是極表關心的。
小柯詳細介紹這回香港方面對亡父的各種悼念活動極為重視,規(guī)格甚高。除了電視、報紙多天來鋪天蓋地持續(xù)的報道外,還組織了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紀念活動。小柯也應接不暇地接受各方的采訪,其盛情熱烈的氣氛實在感人。此情此景,老柯的在天之靈也深可告慰了罷!
同時,小柯代表母親和他們一家向我致意的話,也使我深受感動。他說,在半個多世紀白色恐怖猖獗之時,你黃叔與先父作為革命熱血青年,本是素昧平生。在先父參加救亡活動,遭逢厄運之際,卻能挺身而出,罔顧個人安危,變賣了自己的衣物為先父籌錢,使先父絕處逢生,逃離了特務的追捕。先父生前常常說起這些,我們一家子都不會忘記,大恩不言報啊!趁此機會,我代表去世了的亡父,也代表母親和全家謹向你黃叔致謝,請接受我們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