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6年,畢業(yè)于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xiàn)長春理工大學)光學工程系。
1989年,獲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碩士學位。
學術兼職
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儀器與技術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學術貢獻
曾先后參加了我國2.16米望遠鏡折軸階梯光柵分光儀、中國-巴西地球資源衛(wèi)星紅外成象光譜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高精度大口徑天文鏡面磨制技術” 等項目的設計和研制工作。
主持完成系列空間遙感器的景物模擬器研制。
與潘君驊院士一起設計出兩非球面反射鏡非掃描式軟X射線投影光刻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對波長13nm的軟X射線可獲Φ30mm的平象場和優(yōu)于0.1μm的光刻線條分辨率。
1999年3月—1999年9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McDonald天文臺參加美國9米Hobby-Eberly望遠鏡(HET)的高分辨率光譜儀(HRS)研制工作。
2001年12月—2002年3月,作為英國皇家學會高級訪問學者在倫敦大學學院參加8米Gemini望遠鏡高分辨率光譜儀(bHRES)研制工作。
現(xiàn)參加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qū)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簡稱LAMOST)項目的研制,任焦面儀器子系統(tǒng)負責人,具體負責其中的光譜儀器設計研制。
所獲榮譽
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