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篤生與貴州省立師范學校
在貴陽雪涯洞旁,水磨河邊,素有貴州師資搖籃之稱的省立貴陽師范學校校園內,原有長方形石碑一座。碑的正面為大字楷書“故校長尹篤生先生紀念碑”,是貴州享譽全國的著名書法家嚴寅亮先生所書;其他三面為貴州著名學者王仁閣(王慶麟)手書;基座刻有尹先生逝世后捐款修建紀念碑的該校全體學生姓名。紀念碑經(jīng)風雨剝蝕,今已不存,但尹先生的業(yè)績卻一直在貴州省傳誦著! ∫V生,名于忠,貴陽人。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生于貴陽一個貧寒的家庭。六歲時父母雙亡,全靠祖母錢氏做針線活度日。十三歲始入私塾讀書。十五歲祖母去世,幸得塾師曾文笙周濟供讀,嘗盡生活艱難的尹篤生由此更加奮發(fā)努力。二十六歲參加貴筑縣生員考試,中第一名秀才。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貴陽貴山書院改稱貴州大學堂,尹篤生考入學習,兩年后該學堂改稱貴州高等學堂。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貴州巡撫林紹年考選留日官費生,高等學堂考選八名,尹篤生當選,成為貴州留學日本的第一批官費生。東渡日本后,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攻讀六年,于宣統(tǒng)三年(一九一一年)畢業(yè),次年一月回筑! ∫V生回筑之際,正值貴州辛亥革命后,當時大漢貴州軍政府已經(jīng)成立,即被委為貴州省立師范學校校長。由于該校只辦初級,亦稱貴州初級師范學校。從民國元年至民國九年(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年),尹篤生創(chuàng)辦省立師范學校,主持校務九年,真正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治校主要有以下辦法: 一是依靠黔人辦學,不斷擴大學校規(guī)模,完善學校設施。尹篤生受命于危難之時,當時軍閥主黔,政局屢變。他抱定“以黔人之力,振興貴州教育”的決心,聘請了蕭協(xié)臣、蕭子友、楊孟輝、黃子久、官馥滋、黃進甫、劉堯冥等學有專長、經(jīng)驗豐富的名教師,以蕭子友任學監(jiān)。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底,滇軍第一次侵黔的兵災之后,學校僅剩教室一間,他奔走呼吁,申請得到護軍使署撥款添修校舍。一年多時間,他親自監(jiān)工,節(jié)約開支,終于將教室宿舍建成,并購置了不少圖書和教學儀器。以后他又向督軍署請求,使學生獲得公費待遇,學生在校除供給膳食外,還發(fā)給課本,夏、冬兩季制服,以及鞋、帽、棉被等物。學生宿舍二人一間,便于學生自修。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春,為便于第一期學生實習,他又創(chuàng)設貴師附小于大興寺。民國五年(一九一六年)春,貴師第一期學生二十三人畢業(yè),以后歷年都有畢業(yè)生,到民國九年(一九二○年),尹篤生任校長期間已畢業(yè)學生二百多名,遍布貴州各縣。由此學校聲譽蒸蒸日上,報名投考者十分踴躍。 二是制定各種規(guī)章制度,形成嚴謹、重教、勤學、樸實的學風。尹篤生陸續(xù)制定了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師鉆研教材制度,學生宿舍管理制度。他為教師設置了《教學日志》,他天天查看,進度慢的,請教師自定時間補課。該校教師無人缺課,教學秩序井然有序,教師人人鉆研教材,注重講課藝術。他對學生管理嚴格,每日早晚親自查看學生宿舍三次。學生犯規(guī),他從不惡言厲色申斥,而是叫到校長室耐心教誨,學生對他心悅誠服,愛同父親。在尹篤生和教師們共同努力下,“貴師”成為貴州師資的搖籃,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不少棟梁之材。如該校畢業(yè)生中,張敷榮留美,回國后任川大教授;譚勤余留日,回國后任貴陽師院貴大教授;蕭文燦留德,回國后任貴陽師范學院院長。 三是嚴格錄取學生,擇優(yōu)選錄,不徇私情。貴師為省立學校,每年報考學生多至應錄取的十倍。為杜絕說情,學校組織閱卷委員會,閱卷評分后交尹篤生復核,依次錄取。一次,貴州督軍劉顯世、政務廳長何麟書來函為某考生說情,信未看完,尹篤生即將其撕擲桌上,憤然說:“寧可撤職不當校長,也決不能濫收充數(shù)!辈会咚角榈谋憩F(xiàn),聞者莫不稱贊。尹篤生對此解釋說:“師范學生畢業(yè)后要為人師表,所以必須嚴格,我們應為千秋萬代后人負責!薄 ∫V生品德高尚,專心辦學,貧窮不能奪其志。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他曾婉言謝絕貴州巡按使龍建章要他去當縣長的照顧。正如他的學生們說,尹校長從接辦到逝世“無一日不在校,無一事不自理,不但不干預政治,連家事都不甚注意。像這樣辦學的精神,就是外國著名的教育家也不過如此!薄 ∶駠拍(一九二○年)十月十日,尹篤生感染時疫逝世,享年僅五十歲。他身后蕭條,連治喪費也沒有,貴師全體在校學生一致同意將入校時每人十元保證金捐贈尹校長家屬。對尹篤生一生的評價,貴州著名書法家、尹篤生的同事嚴寅亮先生有副挽聯(lián)說得特別好,其文曰:“訪我于夢草池邊,話舊六年,心跡光明清似水;吊君在雪涯洞口,懷人九月,文章歌哭冷對冰。”尹篤生一生心跡似水,貴州教育界理應為之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