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楊一清祖籍 云南安寧,以父喪徙丹徒觀音樓巷圓通庵北。父親是 化州 同知楊景,致仕後,居住於 巴陵。楊一清少年時代,被稱為神童,14歲便參加 鄉(xiāng)試,并且被推薦 翰林 秀才。 明憲宗命 內(nèi)閣擇師教之。
成化八年( 1472年)壬辰科進士,授 中書舍人。 弘治末年出任 陜西 巡撫。 明武宗即位,受命 三邊總制( 延綏、 寧夏、 甘肅)軍務(wù),升為右都御史。后因不附 劉瑾,獲罪罷官。之后勸宦官 張永揭發(fā)劉瑾罪惡,瑾因此被殺。不久,又被任命為 吏部尚書,兼任 武英殿 大學士,參預(yù)機務(wù)。后因為 江彬等擅權(quán),辭官而去。與焦山寺僧妙福禪師為友。 明武宗 正德十五年( 1520年)南巡,路過 京口,特訪楊一清家。
嘉靖初年,再次復(fù)出,并在大議禮中幫助 張璁等人擊敗當時位高權(quán)重的 楊廷和,之后以 兵部尚書的職位總制 陜西三邊軍務(wù),不久召還京師,加任 華蓋殿大學士,為首輔大臣。晚年與 張璁、 桂萼不合,最后反被 張璁攻訐去官,晚年常偕友同游 焦山,最終郁郁而死。謚文襄。著有《楊文襄公集》、《關(guān)中奏議》、《石淙詩鈔》等。
評價
明史中,稱贊楊一清為“其才一時無兩”、“比之 姚崇”。其博學善權(quán)變,尤其曉暢邊事。一生清而隱宮,貌寺人,無子。
注釋
1. 《焦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