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朱晞顏曾兩次官桂林:一次為孝宗 淳熙十六年(1189年),任廣南西路 轉(zhuǎn)運使,一次為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任靜江知府兼 廣南西路 經(jīng)略安撫使。在桂林的時間,前后共五年,兩年(1189~1190年)任轉(zhuǎn)運使,三年(1193~1195年)知靜江?滴醣尽豆鹆指尽ぶ裙佟穮s說朱晞顏任廣西 經(jīng)略使的時間是紹興五年 (1135年),那時朱晞顏才三歲,三歲娃娃怎么能當(dāng)知府呢?而且與朱晞顏自己摩崖的石刻根本不相符合。寧宗慶元元年( 1195年)朱晞顏彈子巖題詩的前記中說:“兩入湘南,五見秋序”。告訴我們,朱晞顏兩次來桂林,在桂時間五年。紹熙元年(1190年)寫的“ 五瘴說”跋語中說:“予將漕來南行矣,二年蓋深入瘴鄉(xiāng)矣!闭f明朱晞顏 淳熙十六年就來到桂林任 轉(zhuǎn)運使了!霸匍啔q,進直煥章閣,知靜江府”(弘治本《徽州府治》),這說明,朱晞顏中間隔了兩年,即1193年又來到桂林任靜江知府。 關(guān)于朱晞顏在廣西任轉(zhuǎn)運使和知靜江府誰先誰后的問題,各種資料說法不一。《全宋詞》說:“ 直秘閣,京西運判。直煥章閣,知靜江府。紹熙中,廣西漕使!蔽闹须m未明說知靜江府和廣西漕使誰先誰后,但從行文邏輯看,則是先知靜江府,后官廣西 漕運。根據(jù)《徽州府志》,證以桂林石刻,朱晞顏是先官廣西轉(zhuǎn)運使后知靜江府的。至于《 宋詩紀(jì)事》說他“慶元中廣西漕使”,那更是差之千里了。 關(guān)于朱晞顏的年齡,《 全宋詞》說他活了六十六歲,弘治本《徽州府志》說他享年六十八歲,今從府志。 朱晞顏兩次官廣西,都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宋代,一般鹽是由政府的“ 漕司”統(tǒng)一賣的,價錢也有規(guī)定,叫“官般”。有時“漕司”的官員不關(guān)心人民的生活,食鹽不能及時運到,走私鹽商就趁火打劫,抬高鹽的售價,給人民帶來疾苦。因此,有時也由政府規(guī)定一定的數(shù)額、范圍、時間,由商人賣,政府則專收鹽利,這叫“客鈔”或者“鈔鹽”。商人為了賺錢,便抬高市價,民不堪其苦。為了管理好鹽業(yè),平抑鹽價,安定民心,趙宋王朝的歷代皇帝不知下了多少詔書來解決廣西賣鹽的問題。孝宗 淳熙十六年(1189年),廣西 經(jīng)略使 應(yīng)孟明上書說:“廣中自行鈔法,五六年間,州縣率以鈔法抑售于民,其害有甚于官般。”所謂“鈔法”就是私商賣。根據(jù)這一情況,孝宗 趙昚“詔應(yīng)孟明,朱晞顏與提舉廣西鹽事王光祖從長措置,經(jīng)久利便,毋致再有科抑之弊。”朱晞顏當(dāng)時任廣西漕司,管理好鹽業(yè),是他的分內(nèi)事。當(dāng)他接到詔書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講究鹽策,上便宜事數(shù)千言,革客鈔科抑之患,廣右民賴以安”。在知靜江府期間,又整治興安靈渠,便利了交通和灌溉。
個人作品
節(jié)選
賀先上人奉母歸鄉(xiāng)(元·朱晞顏)
五言律詩 押真韻
早歲孤迎養(yǎng),庭闈草自春。那知清野久,卻喜白頭新。
楚水寒搖錫,蠻花凈熨巾。憐君辛苦意,羞殺倚門人。
經(jīng) 蕪湖(元·朱晞顏)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平蕪連楚甸,古縣接通津。酒色澄江雨,茶香客焙春。
魚鹽通遠賈,鵝鴨共比鄰。昨夜鄉(xiāng)山夢,長吟到白蘋。
普照寺晚步(元·朱晞顏) 五言律詩 押侵韻
晚涼閑散策,一徑入松深。每到鐘魚地,便生泉石心。
水花香晚殿,涼月墮空林。后夜相思夢,懷君倚柱吟。
獨客二首(元·朱晞顏) 五言律詩
獨客筠江上,囂然傲世紛。市喧趨旦合,帆影過橋分。
仕與賢愚滯,名因課利昏。高安有遺跡,莫惜訪前聞。
其二(元·朱晞顏) 五言律詩 押先韻
世路艱于棘,生涯兀似禪。尚牽詩酒債,未斷簿書緣。
役役徒千里,悠悠付百年。何時 脫羈縶,一棹浙江邊。
和梅村方 州判元日早朝韻(元·朱晞顏) 七言律詩 押庚韻
鳳歷初頒又建正,千門隊仗藹歡聲。風(fēng)生翠隼旌旗合,日轉(zhuǎn)蒼龍觀闕明。
北極星辰趨玉幾,西池仙子進霞觥。遠臣亦解相如賦,愿列詞官竊寵榮。
立春日試筆呈元播府推時舉經(jīng)歷(元·朱晞顏) 七言律詩 押庚韻
泥牛擊罷曉寒輕,春滿黃堂碧玉觥。衰齒已應(yīng)憐餅餤,老懷猶自惜歌聲。
彩鞭爭道塵初動,畫鹢浮江水暗生。慚愧 監(jiān)官苦 羈縶, 東軒坐覺歲崢嶸。
其二(元·朱晞顏) 七言律詩 押支韻
東風(fēng)一夜泮冰澌,曉日移春上 故枝。朱戶泥金題翠墨,玉盤纖手弄青絲。
老將歲月銷衰鬢,閑與江山覓好詩。剩辦春晴供勝集,從今挑菜不須遲。
簡趙仲時(元·朱晞顏) 七言律詩 押侵韻
不用區(qū)區(qū)嘆陸沉,古來才大亦難任。且須自寶連城璧,莫為人疑躍冶金。
宮錦色繁春仗麗,天書光爛夜堂深。他年詔直層霄上,應(yīng)有 青藜識此心。
簡王奉禮(元·朱晞顏) 七言律詩 押 寒韻
世系名門禮數(shù)嫻,妙年聲望聳 朝端。 玄丘夜直金鏞靜, 丹陛春朝玉佩寒。
喜溢天顏承雨露,名通仙籍簉鹓鸞。自憐饑死東方朔,愿乞余甘竊大官。
金山寺(元·朱晞顏) 五言排律 押先韻
江山清絕處,一剎涌青蓮。門挹吳山翠,堂凝楚岸煙。
金銀開世界, 龍象護人天。晴聳危梯直,陰穿古洞連。
妙香清 五蘊,勝境斷 諸緣。曉雨龍聽講,秋風(fēng)鬼喚禪。
廊深僧唄合,山匝寺鐘圓。怪石 虬蟠墓,驚濤雪濺船。
宗乘湖海集,詩老古今傳。地盡東南坼,江空象緯懸。
青冥知有路,爽氣欲無前。喚起乘槎興,清輝近斗邊。
和張伯雨寄揭曼石學(xué)士時揭奉旨祀 岳瀆留杭丐老(元·朱晞顏) 五言排律 押東韻
昭代頻紆眷,嚴(yán)祠侈報功。名山登異數(shù),盛選屬明公。
雅志甘投散,新詩益啟蒙。乾坤鐘間氣,湖海挹高風(fēng)。
剩喜詞臣舊,還欣地位崇。歸橈先順濟,予告亦留中。
李令千奴富,相如 四壁空。那知心暗折,轉(zhuǎn)覺鬢先蓬。
翰墨追遺老,江山遲此翁。鶴歸橫碧海,花發(fā)上離宮。
故國人懷楚,仙都客自洪。君如濱寂寞,誰復(fù)起疲癃。
落落真堪數(shù),堂堂詎可攻。二疏增漢重,五鬼固韓窮。
年至寧繁事,官優(yōu)豈厚躬。春山乘款段,曉枕唱玲瓏。
娛老書千帙,歸休屋一叢。重逢千里異,近別十年匆。
技短株難劂,音希叩必鴻。已應(yīng)慚 宋玉,一賦大王雄。
中秋不見月(元·朱晞顏)
今年端正月,不見白?盤。 封姨約豐隆,苦意相作難。
似疑妒孀娥,嬋娟滿人間。凝塵掩明鏡,舞影停雙鸞。
林間金背蟆,納景泥蹣跚。何如草根螢,熠熠明夜闌。
絕憐風(fēng) 枝鵲,飛繞何時安。嗟余老無術(shù),戲挾清光寒。
會須期隔歲,飛步凌天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