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擊殺廉丹
王莽末年, 綠林軍、 赤眉軍相繼起義,天下大亂,董憲也乘機拉起了一支隊伍,響應赤眉軍,所部被稱為赤眉軍別部。
公元22年(地皇三年)冬,無鹽城的索盧恢等人舉兵起義。王莽派遣 廉丹、 王匡率軍鎮(zhèn)壓。廉丹、王匡平定無鹽起義的時候,董憲正率領所部數萬大軍在梁郡境內活動。王匡想順道消滅董憲,就與廉丹率軍進攻董憲,兩軍在 成昌相遇,經過一場激戰(zhàn),董憲大勝,陣斬廉丹,王匡只身逃走。
結盟關東
公元24年(更始二年),占據東?さ亩瓚棻涣和 劉永冊封為翼漢大將軍。劉永的梁國在東?さ奈鬟。此后董憲與劉永及同樣接受劉永冊封的 張步、佼彊(佼強)等人結成聯盟,形成割據東方的關東割據集團。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四月,劉秀命虎牙大將軍 蓋延為主將,以駙馬都尉 馬武﹑騎都尉 劉隆﹑護軍都尉 馬成﹑偏將軍 王霸等四人為副將,率軍數萬東征 劉永、董憲、張步等割據勢力,首當其沖的是最西邊的劉永。
公元27年( 建武三年),為了分化瓦解關東聯盟,劉秀派遣 伏隆持節(jié)出使青、徐二州,招降各郡國。劉永急忙派遣使者,冊封董憲為海西王,張步為齊王。董憲、張步最終都沒有接受劉秀的招降。
經過一年多的征戰(zhàn),劉永、 周建、 蘇茂、佼彊(佼強)組成的聯軍被漢軍擊潰,公元27年( 建武三年)七月,劉永被部下殺死,周建、蘇茂東逃托庇于董憲。
復奪蘭陵
公元28年( 建武四年)春,蓋延率軍繼續(xù)東進追擊周建、蘇茂,董憲率軍阻擊東進的漢軍,雙方的 留縣城下展開激戰(zhàn),在雙方第一次交手中,董憲被蓋延擊敗。 董憲駐守蘭陵的大將賁休見漢軍勢大,便決定叛離董憲。公元28年( 建武四年)七月,賁休舉蘭陵城投降。董憲一聽此事,馬上親自率軍從 郯縣(今山東省郯城北)出發(fā)去討伐賁休,到了蘭陵之后,把賁休團團圍困在城中。漢軍大將蓋延見蘭陵危急,就違背的劉秀圍魏救趙之計,沒有乘虛去攻打郯縣,而是直接去救援蘭陵。
董憲見漢軍來援,接戰(zhàn)之后立即詐敗,開圍讓路,放蓋延所部漢軍入城。次日,董憲集合所有主力,將蘭陵城團團包圍。蓋延看到董憲的兵馬眾多,知道蘭陵無法堅守,于是不顧一切地殺出重圍,突破而去。他突圍之后,這才轉攻郯城。但是,郯城守軍已經有了準備,蓋延沒能攻下。董憲 則乘機攻入蘭陵,擒殺了賁休。
此后,董憲的部將與蓋延在彭城、郯縣、下邳一帶展開拉鋸戰(zhàn),有時一天就要打好幾仗,雙方互有勝負,董憲的部下略處下風。
公元29年(建武五年)二月,周建、蘇茂在垂惠被漢軍擊敗,周建被殺,蘇茂率領殘部逃到下邳,投奔董憲,隨后佼彊(佼強)也保護著 劉紆(劉永之子)投奔下邳而來。劉永集團、董憲集團由兩只相互依托、相互聲援的軍隊合成了一支孤軍。
圍攻桃城
就在此時,董憲迎來了新的盟友。公元29年(建武五年)三月,漢軍大將 龐萌起兵反叛了,由于事發(fā)突然,蓋延被龐萌打得大敗而逃,隨后龐萌派人南下與董憲聯合,雙方結成新的聯盟,約定共攻桃城,以打通與 張步的聯系。
劉秀聽說龐萌反叛,十分惱怒,御駕親征。董憲見劉秀親征,馬上率劉紆、蘇茂、佼彊(佼強)諸部放棄了下邳,退守 蘭陵。公元29年(建武五年)五月,,董憲令蘇茂、佼彊(佼強)為主將,點齊大軍三萬北上,直奔桃城去聯合龐萌攻城。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六月,聯軍在桃城城下與救援桃城的漢軍展開激戰(zhàn),結果大敗,龐萌、蘇茂、佼強等人丟棄 輜重乘夜逃走,漢軍一路緊追不舍。
昌慮慘敗
董憲得到敗報,讓劉紆率其軍數萬人進駐昌慮(今山東省藤縣東南),自己帶領精銳在 新陽(今山東省棗莊西北)一線防御,可是董憲沒能擋住漢軍的追兵,在新陽被打得大敗而逃,被迫退守昌慮。新陽失守之后,董憲非常驚恐,又用錢財招誘來 五校流民軍數千人的騎兵部隊,命令他們駐扎在距離昌慮三十里的建陽,以為支援。但董憲招來的援兵沒有取到任何作用,因為劉秀知道五校流民軍沒有多少糧食,所以堅守不戰(zhàn),不久,五校流民軍糧盡退去,董憲在昌慮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于是劉秀親臨昌慮,指揮漢軍四面圍攻,董憲指揮部隊堅守了三日,就被攻破了城門,競部眾四散奔逃,漢軍大司馬 吳漢率軍緊追,佼彊(佼強)為投降,蘇茂北上投奔張步去了。董憲和龐萌則逃入繒山。過了幾天,潰散的官吏士卒聽說董憲 還活著,就陸續(xù)聚集起來,糾集了數百名騎兵,將董憲 迎到郯城。
欲降被殺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八月,吳漢率漢軍追到郯城,郯城也很快失守,劉紆被殺,董憲、龐萌又逃往朐縣,公元30年(建武六年)二月, 朐縣城中的糧食吃沒了,董憲、龐萌秘密率軍離開朐縣,計劃奪取贛楡縣(屬東海郡), 瑯邪郡太守 陳俊察知率軍迎擊,董憲、龐萌逃至 澤中。此時, 吳漢乘虛而入攻克 朐縣,俘虜了董憲的妻子兒女。董憲知道這個消息之后,喪失了抵抗的信心,決定投降。他哭著對部下對:“這些年來大家跟隨于我,辛苦你們了,現 在我的家人都被漢軍俘虜了,唉,這仗沒法打下去了!彪S后,董憲只率領數十騎兵乘夜逃走,想從小道去見劉秀,當面歸降。但走到 方輿的時候,被吳漢派遣的追兵截住了,帶隊的校尉韓湛將董憲斬首,把他的首級送到了洛陽。韓湛因此被封為列侯。
歷史評價
王夫之:“劉永、張步、董憲、蘇茂,橫互東方,為陳、汝眉睫之患!
王夫之:“項羽,勁敵也,赤眉、五校、劉永、張步、董憲、蘇茂、蘇況、隗囂,皆非羽倫。
文學形象
在傳統(tǒng)演義小說《 東漢演義》第四十三回中中有董憲兵敗被殺的片段:“吳漢等率兵再趕,追至朐山城下,分兵圍擊。萌等堅閉不出。困經半月之余,城中糧盡,無計可奈。董憲曰:“食盡不可虛守,兼且漢兵驍勇,難與對敵,莫若夜開西門,走奔東海,再作區(qū)處。”眾將皆諾。至夜二更,憲令軍士飽食,上馬潛步,開門出未將半,有人報知吳漢,漢即分兵截擊。龐萌正望山坡前走,忽聽炮響一聲,馬武、王霸領軍當頭截祝萌往后走,吳漢、王常趕至。前攻后擊,左沖右突,龐萌拼命殺出,被馬武攔住約戰(zhàn)兩合,提起青銅刀,望龐萌腦后一砍,削為兩段。董憲乘勢沖出,吳漢趕上,大喝一聲,殺于馬下。“
史籍記載
《后漢書》、《東觀漢記》、《資治通鑒注》、《 資治通鑒》、《水經注》、《水經注疏》、《漢書》、《后漢紀》、《齊乘卷》、《 太平寰宇記》、《文獻通考》、《通典》均有相關事跡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