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孔凡晶,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1993年畢業(yè)于山東農業(yè)大學,獲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yè)于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獲博士學位;2009年在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極端環(huán)境微生物的研究,研究興趣為鹽湖微生物和高溫微生物資源利用及評價、生物成礦作用、天體生物學等。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藏塔格架熱泉高溫菌吸附銫機制的研究(2006-2008)”,“西藏扎布耶鹽湖微生物席菌落特征及其對鹽類沉積的影響(2008-2010)”。主持1項科技部政府間國際合作項目:“鹽湖地質生態(tài)學的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學效益”(2003)。作為骨干研究人員參加2項國家自然基金委重點項目:“藏北高原南部20萬年以來湖泊沉積序列及其環(huán)境響應”,“中國晚新生代鹽湖帶演化及其全球變化的響應”; 1項國家“863”計劃課題:“小麥抗白粉病基因的分離、克隆”;1項國家轉基因植物與產業(yè)化專項“小麥黃矮病抗性基因的分離與克隆”;1項國家 “八五”攻關課題:“小麥親本評價與創(chuàng)新”,6項國土資源部地質大調查項目:“西藏羌塘鹽湖資源調查評價”、“青藏高原第四紀重點湖泊環(huán)境演變序列和氣候變遷”、“西部地區(qū)鉀鹽資源成礦預測與評價” 、“中國柴達木盆地達布遜鹽湖環(huán)境資源科學鉆探工程”、“青藏高原重點鹽湖資源調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鹽湖資源調查評價與開發(fā)利用”。4項山東省科委項目:“異源DNA導入受精卵變異機制的研究”,“利用異附加系創(chuàng)造優(yōu)質多抗小麥新品系的研究”, “國外優(yōu)良小麥種質的引進評價及利用研究”,“小麥抗病基因多樣化和綜合抗病種質的創(chuàng)新研究”。發(fā)表論文30余篇,參編2部專著。參加第八、第九屆、第十屆國際鹽湖會議,第40屆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2004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等國際會議,在會議上做口頭及展板交流,提交國際會議論文5篇。
代表論著
1. Kong Fanjing, Jia Qinxian, Er Jia & Zheng Mianping Characterization of a eukaryotic picoplankton alga, strain DGN-Z1, isolated from a soda lak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Volume XV,2009:186-190
2. 張現(xiàn)輝, 孔凡晶. 2010.西藏扎布耶鹽湖細菌多樣性的免培養(yǎng)技術分析., 50(3): 334-341
3. 孔凡晶,王海雷 ,鄭綿平, 鄭小娟. 西藏搭歌架銫硅華區(qū)熱泉高溫菌株的分離及特征研究., 81(12):1750-1753. 2007.
4. WANG Hailei KONG Fanjing ZHENG Mianping, The effects of K+ growth condition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cesium by the bacterium sp. TibetanG6,:Searies C Life Sciences 2006,Vol.49 No.2 123-129
5. KONG Fan-Jing CHEN Xiao MA You-Zhi Et al, Microdissection of telosome 6VS and cloning of species-specific DNA sequences, 2002,3:307-313
6. KONG Fanjing, MA Youzhi,, CHEN Xiao, and XIN Zhi-yong.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amily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analogs from 6VS of ,, 2003, 2 (8),937-942
7. 龐俊蘭,孔凡晶,鄭君杰.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實驗室安全與管理, 科學出版社,北京: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