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張林屋(1871~1945) 名時宗。祖籍山東省蓬萊縣,清道光年間遷居復(fù)州長興島(今瓦房店市長興島鎮(zhèn)),后定居三臺鄉(xiāng)。幼年受家庭熏陶,酷愛書法藝術(shù),雖家境貧寒,但他以紅土泡水作墨,自制麻筆用燒紙練小楷、書大字,正面寫滿寫背面,直到不能再用,經(jīng)過苦練,終成為遠近聞名的書法藝人。
人物生平
張林屋廉潔剛直,不為金錢所動。早年他進京朝考知縣之前,有富家子弟愿以萬兩銀子買取他的應(yīng)試名額,遭他拒絕?既」γ螅沃彪`保定道某縣知事。上任后,發(fā)現(xiàn)貪官污吏與土豪劣紳勾結(jié),魚肉鄉(xiāng)民,諸多訟案難以秉公裁斷。他厭惡官場的齷齪,僅做幾天知縣便懸冠而歸;丶液笠琅f讀書、寫字,曾寫道:“勘破官情盤谷序,蹴開天網(wǎng)漆園書”,“松柏有本性,詩書發(fā)異香”。
張林屋曾參加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同盟會和中華革命黨,與縣內(nèi)中華革命黨員連承基交厚。1913年,連承基在山東組織舊部力量討伐袁世凱失敗,他因此而受到累及,遂匿跡于山林寺院幸免于難。后來又多次回絕張作霖和溥儀偽政府的聘任,仍舊生活于民間。
個人其它信息
張林屋一生,揮就的楹聯(lián)、字畫遍及復(fù)縣、大連和沈陽,頗受好評。其文章長于駢體排偶,多仿《滕王閣序》、《北山移文》名篇筆法,被收入銘、頌、詩、歌,文采豐富。
張林屋崇尚松柏本性,注重自身氣節(jié),對于平民百姓極為熱情,寫字聯(lián),著碑文,贈字畫,有求必應(yīng)。而對于偽官吏則拒之門外,視其禮品酬金如糞土。一次,他正為人寫字,一官員也拿著紙張來求他寫,并對他寫的字大加贊揚:“寫得好!”他住筆斥道:“不懂,不要濫充明公,給我熱罐子抱(戴高帽),我不吃你的屁,快把紙拿走吧!”
張林屋晚年右臂疼痛,求字的人仍絡(luò)繹不絕。曾寫詩自嘲:禿筆淋漓翰墨香,橫斜一幅兩三行。前世筆債知多少,惹得今生到處償。
1945年,張林屋病故,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