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5年,應佚倫考入華東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yè),畢業(yè)后免試直升分析化學專業(yè)碩博連讀研究生。
2014年1月,赴英國伯明翰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獲得博士學位后,進入華東理工大學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通道單分子分析及納米光譜電化學,涉及化學、生物、醫(yī)學等領域的前沿交叉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
在其攻讀博士學位及從事博后研究工作期間,她參與搭建納米通道單分子檢測儀器平臺和開發(fā)相應的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基于生物納米通道的單分子分析研究,實現(xiàn)了對生物分子微區(qū)“弱相互作用”分析,建立了認識生物分子構象及其行為的單分子分析新方法。該項研究可應用于研究單個DNA損傷、分析單個多肽結構以及蛋白質構型、探測識別生物分子間弱相互作用、檢測有機小分子化合物和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并有望實現(xiàn)第三代單分子DNA測序。
獲得榮譽
第十八屆歐萊雅—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盛典2016年3月在法國巴黎舉行,5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杰出女科學家與15位大有可為的年輕女研究人員獲獎。中國女科學家陳化蘭、應佚倫分別榮膺“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和“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同時,這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連續(xù)兩屆摘得“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