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鄒琚 1246出生于萊蕪鄒家莊,鄒玉之子。少年讀書有俊逸之才,通曉大義,儒吏出身,曾任萊蕪縣事,以干練聞名。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元兵南下,升為行中書省都鎮(zhèn)撫司知事,1276年(至元十三年),南宋被平后,隨從伯顏丞相入見元世祖忽必烈,賜以錦鍛,授將仕郎,任新軍萬戶府知事。1277年(至元十四年),淮西司空山發(fā)生叛亂,沿江城堡多相呼應,鄒琚被選授安慶路行宣慰司經歷,佐平章唐兀臺,討平了叛亂,被平俘者多富戶,主帥想借機將富戶全部屠殺后,侵吞其錢財,鄒琚力辯,主帥未敢擅處,使百余家免于禍。后憲司推薦升其為丞直郎,配銀符,提舉杭州諸經歷,在任胸中有數(shù),情況了然,人不敢欺,行中書省欲保薦,恰值其母去世,便去職守喪,三年后值山東東西道提行按察司重設之時,朝廷議定將南方官員皆按例降一級,鄒琚以從仕郎任安慶路淮寧縣尹,在任六年,考績?yōu)橹T縣第一,舉薦于廉訪司,升為征仕郎衡州路總管府經歷,任滿后升承事郎同知耒陽州事,在任救荒濟眾,鞠獄平刑,1311年(至大四年)9月升承直郎常德路總管府推官,是月19日因疾卒于家,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