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廣場是呼和浩特最大的中心廣場,在內(nèi)蒙古電視臺的南端,內(nèi)蒙古國際大酒店的東端,是美麗青城的窗口與象征。
2004年新華廣場的改建工程是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經(jīng)過近三個月的緊張建設,于8月初昭君文化節(jié)前夕投入使用。新華廣場改建后其整體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廣場總面積達到了6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達到了2.2萬平方米,占到整個廣場面積的37%。
2006年9月27日,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特色廣場評選中,榮獲全國“特色文化廣場”稱號。經(jīng)過呼和浩特市市民評選,“廣場華燈”(新華廣場夜景)被評為青城新八景之一。
地理位置
呼和浩特新華廣場位于呼和浩特中心地段,北側是內(nèi)蒙古電視臺,還有貫穿整個市區(qū)的新華大街交通便利,西側是內(nèi)蒙古國際大酒店,南臨呼和浩特是最繁華的的步行街中山路。
廣場綠化面積達到了2.2萬平方米,占到整個廣場面積的37%。在廣場北部的兩側各有寬達50余米的綠化景觀帶,按照草灌木相結合的方式組成風景各異的綠色景觀,同時在廣場的不同區(qū)域按照高低有序、錯落有秩、自然緩坡的方式鋪設了不同形狀的草坪,栽種了一些高大、名貴的樹木,如銀杏樹、國槐、丁香樹等,還有為群眾所喜愛的各種觀賞花木。廣場北面新建面積為2603平方米的音樂旱地噴泉,其規(guī)模與效果堪稱一流,768個噴頭射出的水柱組成了壯觀的噴泉矩陣,噴起的水柱變幻末測,五彩繽紛,可組成千余種造型,給人以極大的視覺享受,優(yōu)美音樂背景下大型噴泉給人們帶來了驚奇與喜悅。
在廣場的南邊是8千余平米的下沉廣場,主要功能是觀看演出和集會活動,可容納萬余人觀看演出,寬闊的觀演舞臺可使百余人同臺演出。舞臺兩側半圓式的圍墻配以十八根巨大的裝飾立柱將觀演區(qū)裝點得別具一格。在人行道和廣場兩側矗立著形態(tài)各異的路燈和草坪燈,廣場的四個角落各立著高達25米的照明燈桿,粗大雪白的燈桿其頂部承載著巨大圓盤式架構,上邊裝有30個射燈。每當夜幕降臨,新華廣場的夜景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亮如白晝的迷人景色,把廣場的夜景裝扮的火樹銀花,成為首府城市的新亮點。
整體建設
新華廣場的整個硬化地面以石板鋪裝,用黑色條石加以裝飾,局部還鑲嵌了民族特色的花紋銅帶,使廣場的休閑場地顯得高檔華貴。十個各具特色造型各異的大型雕塑分布在廣場兩側的景觀區(qū),表現(xiàn)了深刻濃郁的草原民族文化風情。漫步在新華廣場,處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民族文化的熏陶。為方便游人,修建了殘疾人專用盲道,在廣場的各個區(qū)域放置了新型的分類處理式果皮箱。
新華廣場作為自治區(qū)首府城市的中心廣場,象一顆璀璨的明珠,構成了呼市這座現(xiàn)代化都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使這座城市顯得更加煦麗多姿,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歷史沿革
二十世紀
20世紀60年代初,新華廣場上是灰色的水泥地面,廣場內(nèi)沒有什么鮮花和綠地,而面積也只是今天的一半,在廣場的南邊和西邊各有一道土磚墻,西墻外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人行道,南墻外有兩排成行的大葉楊樹和其他一些灌木,而北面則隔著新華大街建有主席臺及其左右兩個觀禮臺,廣場四周沒有高層建筑,廣場上顯得色彩單調(diào),又顯得有些空曠。
20世紀80年代初,新華廣場四周還沒有吸引人的高層建筑,只有一些低矮的平房。后來,隨著首府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廣場四周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1987年,在舊觀禮臺的位置上,建起了17層、高108米,美觀大方,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內(nèi)蒙古彩電大樓。彩電大樓一時成了青城的標志性建筑,吸引著青城很多市民和各地來呼和浩特的游人前去觀看、留影。之后,在廣場四周相繼建起了昭君大酒店、外文書店、巴彥塔拉飯店和內(nèi)蒙古科技館,如今的廣場的南邊和西邊又建起了更高的內(nèi)蒙古國際大酒店和首府廣場兩座大廈。座座高樓別具一格,給美觀大氣、頗具現(xiàn)代感的新華廣場又增添了新的魅力。
文革前后
“文革”前的新華廣場,沒有鮮花、綠地,晚上有的只是一排昏暗的燈光,但它還是呼和浩特市最熱鬧的地方。重要的集會都在這里舉行。一到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和十一國慶節(jié),主席臺和觀禮臺被粉涮一新,廣場四周插上五顏六色的彩旗,主席臺中間掛起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巨幅畫像,呼和浩特各機關、企業(yè)的各界代表、各族群眾聚集在新華廣場上歡慶快樂的節(jié)日。
“文革”后期,京劇革命樣板戲在中國盛行,新華廣場又成了一個露天的大劇場、大舞臺。各文藝團體、機關、學校、企業(yè)的文藝宣傳隊在新華廣場上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樣板戲,每天里三層外三層圍看樣板戲的人還真不少。
幾十年來,新華廣場擴建了三次,每次都要拆掉一些建筑物,向南擴展一截。第一次擴展時,把水泥地面換成了一塊塊水泥方磚,并在廣場南端立起了兩尊雕塑。第二次向南擴建時,兩尊雕塑被拆除,廣場上的水泥方磚被起掉,換成了有紋路的防滑瓷磚,在南端建起了一個可以當主席臺的高臺,廣場上也布置了一些花壇。第二次擴建后的新華廣場給人的感覺漂亮了許多,視野也開闊了許多。
三次擴建
2002年,市政府為提高呼和浩特的城市品位,對新華廣場又進行了第三次擴建。這一次,位于廣場南面、建于1953年的烏蘭恰特也被拆除,緊靠廣場的早市也被取消了,第三次擴建使新華廣場的面積比初建時擴大了一倍多。擴建后的新華廣場建有花池、綠地、多功能演藝臺、電控噴泉和供廣場上游人歇息的長條椅,廣場上又重鋪了不同質(zhì)地漂亮的瓷磚,還安裝了各種彩燈。
夏日的夜晚,新華廣場景色迷人。每當華燈初上,彩燈閃耀,五光十色的華燈與天上的星月交相輝映,整個廣場流光溢彩。
重點工程
2004年新華廣場的改建工程是我市城市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經(jīng)過近三個月的緊張建設,于8月初昭君文化節(jié)前夕投入使用。新華廣場改建后其整體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呈現(xiàn)出寬廣、雄偉、美麗、不同區(qū)域與整體完美結合的景象。
主要作用
其功能設施更加完善,成為具有集會禮儀活動、升掛國旗、娛樂演出、休閑健身、噴泉花木觀賞等綜合性的場所,提高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品味。新華廣場地處市中心,是各級政府、各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舉行集會和活動的主要場所。改建后的新華廣場對城市環(huán)境、景觀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進和示范作用。
所獲榮譽
2006年9月27日,在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特色廣場評選中,呼和浩特新華廣場以突出的群眾性、廣泛性、藝術性等特點,從全國137個參評的廣場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特色文化廣場”稱號,給塞外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又贏得了一項殊榮。
經(jīng)過市民評選,“廣場華燈”(新華廣場夜景)被評為青城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