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包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tǒng)名小吃之一。因為質(zhì)量好,味道鮮名列貴陽市包子之冠,因此被稱為“一品大包”。包的特點是皮薄餡大,味道甜咸。心餡的品種多,不僅有豬肉,而且還有洗沙、白糖、地瓜或荸薺、香姑、玉蘭片等,故味道十分鮮美。
一品大包為中華南路的“老不管”餐廳首創(chuàng),1984年被評為貴陽市“優(yōu)秀風(fēng)味小吃”。
主要特色
色澤潔白晶瑩,質(zhì)軟嫩,餡鮮美,松泡有彈性。
制作材料
精面粉4000克,豬腿肉2500克,甜面醬150克,熟豬油150克,白糖300克,醬油650克,味精10克,精鹽5克,淀粉50克,姜末25克,酵面100克,食堿適量。
制作步驟
1.將豬肉去筋膜洗凈,切成10厘米長、13.5厘米寬的條,放在缽內(nèi),放入白糖(150克)、醬油腌漬30分鐘取出,再放入鹵水鍋內(nèi)煮至七成熟撈出晾涼,切成3毫米見方的小丁。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少許燒熱,再放入豬肉、姜末煸炒出香味,炒至豬肉油汁浸出,再放入甜面醬、精鹽、味精、清水少許煸炒至汁水漸干,用淀粉調(diào)稀勾芡,炒勻成餡。
2.發(fā)酵面放入盆中,加溫水(2000克)調(diào)成面漿,加入面粉、熟豬油(125克)、白糖(150克)拌勻,揉至上勁后蓋上凈紗布靜餳。將餳好的面團(tuán)留出1000克,剩余部分置案板上,加入食堿揉透、揉勻、揉光滑,搓條,揪成每個重75克的面劑,拍成圓皮,包入肉餡,沿皮邊捏成提花紋,放入烘箱內(nèi),略餳一會兒,直到包子表面結(jié)一層薄膜。
3.鍋內(nèi)放入清水燒沸,將餳好的包子擺入籠內(nèi),上旺火蒸10分鐘取出即成。
制作要領(lǐng)
1.肉餡要勾芡炒勻;
2.面粉要加酵面、熟豬油調(diào)和面團(tuán),這樣成品才會松泡有彈性。
貴州小吃
貴州的風(fēng)味小吃主要有:貴陽腸旺面、貴陽戀愛豆腐果、貴陽“絲娃娃”、遵義豆花面、遵義羊肉粉、遵義黃粑、畢節(jié)湯圓、興義刷把頭、石阡綠豆粉、威寧蕎酥、安順蕎涼粉、鎮(zhèn)寧波波糖、綏陽空心面條、江口豆腐干、黃平郭氏牛肉干、貴陽雞肉餅、一品大包、豆腐圓子、糕粑、碗耳糕、都勻沖沖糕、炸洋芋粑、油炸鮮魚、蹄花飯、沙鍋豆腐、涮雞片、興義耳塊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