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莊子祠,道教廟宇。在安徽省蒙城縣城東關(guān)。
莊子祠始建于宋元豐元年,時任蒙城縣令、秘書丞王競主持修建,并請后世在文學(xué)史上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撰寫了《莊子祠堂記》,此文收錄在《蘇東坡全集》中,現(xiàn)存殘碑一塊。明朝天順年間,原莊子祠被洪水淹沒,明萬歷八年,也就是公元1580年,時任知縣吳一鸞于縣城東關(guān),今縣棉麻公司院內(nèi)重建莊子祠。重建的莊子祠規(guī)模宏大,蔚為壯觀。有逍遙堂、夢蝶樓、卷蓬、道舍和魚池橋等建筑。明崇禎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時任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始建五笑亭和觀魚臺,并鐫刻“莊周故里”立于祠堂前。
簡介
宋元豐元年 (1078),知縣王竟創(chuàng)建于渦河北岸漆園城,后被黃河水淹沒,明代萬歷九年(1581),蒙城知縣吳一鸞于今址重建,時有逍遙堂、夢蝶樓、大門、二門、魚池橋、觀魚臺、道舍等建筑,布局嚴謹,規(guī)模宏大;崇禎五年(1632),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增建五花亭并辟池為濠上觀魚園。后歷遭兵劫,遂漸頹毀,所存無幾,F(xiàn)寸為1995年重建。
明崇禎五年(1632年),蒙城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增建“五笑亭“,辟池為”濠上觀魚園“,并親撰《新修莊子祠記》。
清代至民國中期,增設(shè)景點,以壯觀瞻。在通道兩側(cè)建碑亭兩座,立碑八塊,鐫刻前賢題詠和鄉(xiāng)賢義行詩文;大門兩側(cè)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計三十余塊。此后,莊子祠舊址尋得蘇軾《莊子祠記》殘碑、明宗伯汪鏜《新建莊子祠記》碑,今收藏于莊子祠內(nèi)。
1995年6月28日,重建莊子祠工程破土動工。特請中國科學(xué)院自然科學(xué)史研究所古建筑專家張馭寰教授設(shè)計,恢復(fù)昔日莊子祠內(nèi)“逍遙堂”、“夢蝶樓”、“魚池橋”、“觀魚臺”、“五笑亭”、“道舍”等景觀;增辟“濮池”為莊子隱釣濮水新景點,一座仿漢代建筑風(fēng)格的莊子祠又重新屹立在莊周故里。
附:蘇東坡《莊子祠堂記》
莊子,蒙人也。嘗為蒙漆園吏。沒千余歲,而蒙未有祀之者?h令秘書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為記。
謹按《史記》,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 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此知莊子之粗者。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要不可以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門者難之。其仆操棰而罵曰:“隸也不力!遍T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為不愛公子,則不可;以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莊子之言,皆實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陰助之,其正言蓋無幾。至于詆訾孔子,未嘗不微見其意。其論天下道術(shù),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駢,關(guān)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為一家,而孔子不與,其尊之也至矣。然余嘗疑《盜跖》,《漁父》,則若真詆孔子者。至于《讓王》,《說劍》,皆淺陋不入于道。反復(fù)觀之,得其《寓言》之意,終曰:“陽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老子曰:u2018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u2019陽子居蹴然變?nèi)。其往也,舍者將迎其家,公?zhí)席,妻執(zhí)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比テ洹蹲屚酢罚墩f劍》,《漁父》,《盜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齊,中道而反曰:u2018吾驚焉,吾食于十漿,而五漿先饋。u2019”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鼻f子之言未終,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莊子本意。元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記。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yī)護工作者,景區(qū)從2020年開園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yī)務(wù)工作者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