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松陽革命烈士陵園
占地面積: 3300平方米
地理位置: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
始建時間: 1971年
景點介紹
松陽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西屏鎮(zhèn)西屏山公園內(nèi)。該陵園建于1971年,1989年重修。最早在松陽西首山崗的西屏山巔及部分烈士家鄉(xiāng)修建有烈士墓。1987年, 松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在西屏山修建松陽烈士陵園,并于1989年3月竣工揭碑。陵園與古跡“偃月泉”為鄰,地理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方便,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39平方米,投資22萬元。整體布局合理,有石階110級,寬3.8米,條石砌成。上有平臺3座,紀念碑臺1座。淡黃色花崗巖砌成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高15.1米,上鐫“革命烈士紀念碑”金字,由原紅軍挺進師參謀長、曾任解放軍軍科院副院長的王永瑞(原名王蘊瑞)所題。碑前兩側(cè)為墓室,安葬著185位烈士的遺骸,墓室前聳立著革命烈士名錄。
歷史背景
在松陽縣境內(nèi),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軍挺進師以安岱后村為中心,開辟了浙西南革命根據(jù)地,黃富武等客籍仁人志士和陳鳳生、陳丹山、盧子敬等松陽籍的優(yōu)秀兒女69人血灑疆場;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支關(guān)章烈士為了抗日救亡、民族解放,與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而英勇獻身;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王桂五、鄭金法、黃立本、鐘樞、吳鑫虎等33名烈士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建立新中國而不惜拋頭顱;谷明月、藍祥兒、葉偉勝、何水土等85名烈士則為保衛(wèi)新生政權(quán),為社會主義建設,為保衛(wèi)人民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而光榮捐軀。
教育基地
松陽革命烈士陵園是松陽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