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州是南京在隋朝時期的名稱。當時,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蔣州,煬帝改丹陽郡。
基本簡介
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蔣州,煬帝改丹陽郡。
隋、唐二代,全國統(tǒng)一,六朝都城降為屬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春,隋文帝滅了南朝的最后一個小朝廷——陳朝,完成了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隋平陳以后,實行抑制江南地方勢力的政策,廢丹陽(原名丹楊,因避隋煬帝諱,改“楊”為“陽”)郡,置蔣州。隋文帝下令將建康的城邑和宮殿全部毀掉,改作耕地,以免被人占領繼續(xù)稱帝。這樣,建康只剩下小小的石頭城作“蔣州”的州城。
隋煬帝大業(yè)二年(606年),將建康、同夏、秣陵三縣并人江寧,廢臨沂、丹陽、湖熟三縣,屬地也并人江寧。次年,蔣州復名丹陽郡,江寧、溧水仍隸屬丹陽郡。
隋朝有意識地實行抑制金陵的政策,毀掉原六朝建康的城池和宮殿。而唐朝繼續(xù)實行抑制金陵的政策,使得該地區(qū)城市建設沒有多大發(fā)展。
宋改光州為蔣州,尋復故,即今河南潢川縣。
宋置,為羈縻州,今闕,當在貴州境。
史書記載
《讀史方輿紀要》
隋平陳,郡廢,于石頭城置蔣州。大業(yè)三年,復曰丹陽郡。唐武德三年,置揚州。七年,改為蔣州。八年,復為揚州,置大都督府。
《舊唐書》
卷四十四:延陵,漢曲阿縣地,晉分置延陵郡。隋移郡丹徒。武德三年,移于今所,屬茅州。七年,廢茅州,以縣屬蔣州。八年,改蔣州為揚州。九年,改屬潤州。
歷史沿革
黃帝-屬江南。
唐虞夏商-屬揚州。
周-為吳國,吳王夫差筑治城。
春秋戰(zhàn)國-初為吳國,後為越所滅,范蠡筑城於長干(今名越城),楚滅越,置金陵邑,屬江都郡。
秦-改為秣陵縣,又置丹陽江乘二縣,均屬鄣郡。
西楚-項羽稱霸,地屬西楚。
西漢-先後屬楚國、荊國、吳國,景帝時屬江都。武帝元朔初析江都為丹陽、湖熟、秣陵三侯國。
元狩元年後屬丹陽郡。為揚州刺史治理,隸縣有秣陵、江乘、丹陽、湖熟。
東漢-因襲西漢,存湖熟侯國置丹陽,分揚州置吳郡,置建業(yè)。建安十六年,孫權徙治秣陵,翌年城石頭,改為建業(yè)。二十六年徙丹陽郡,治建業(yè)。
三國吳-自武昌徙都建業(yè),南京之建都自此始。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封孫楷為丹陽侯,復改建業(yè)為秣陵縣。
東晉-元帝渡江建都於此,改建業(yè)為建康,改丹陽太守為尹,以江寧為瑯琊國,東平蘭陵等郡,屬南徐州。成帝時置淮南郡,屬揚州。
南北朝-宋建都於此,建康、秣陵、丹陽、江寧、湖熟并隸丹陽尹。齊因宋舊。梁武帝於秣陵置同夏縣,改南瑯琊為瑯琊郡,置丹陽尹及南丹陽郡。陳文帝天嘉五年,罷南丹陽郡。宣帝太建十年立建興郡,屬揚州。
隋-廢丹陽郡,於石頭置蔣州,依漢置太守。江寧縣屬蔣州。大業(yè)初改蔣州,後名丹陽郡。揚州初治蔣州,後以江都為揚州。
唐-高祖武德二年,置揚洲東南道行臺尚書省,三年H江寧、搮水二縣置揚州,析置丹陽、安業(yè)二縣。更江寧曰歸化。六年并安業(yè)入歸化,又更歸化曰金陵。七年平輔公祏,更名蔣州,置金陵縣,廢東南道行臺為揚州大都督府。九年廢都督,徙置江都,更金陵名曰名下,丹陽隸宣州。
五代-吳天佑十二年楊吳大城升州,建大都督府。武義二年改都督府為金陵府。太和五年楊溥建都於金陵。天祚元年以金陵為齊國,封李升為齊王,又二年禪位給升,都金陵者四年。南唐升元元年改金陵府為江寧府,遂以府治為宮,以城為都。
宋-宋太祖開寶八年平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真宗天禧二年以升州為江寧府。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寧為帥府,三年復為建康府。高宗南渡改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楚威王時,以其地有王氣,埋金以鎮(zhèn)之,故曰金陵。又曰:地接金壇,其山產金,故名。於是因山立號,置金陵邑」
《宋地志》:「高宗建炎元年改江寧為帥府,三年復為,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高宗南渡,詔改建康府,紹興七年駐蹕,置留守。」
建康-是孫吳及東晉建都之處,龍蟠虎踞,北枕長江,東有鐘山,南有秦淮,西有鳳凰臺,行勢險要。建康是南宋重要的戰(zhàn)略據點,又是南宋行都,管轄一路軍民財刑賦重任大員都云集在此。宋代方志中可以看出南京具備了軍事以及經濟的角色,在地位的重要性上不言自表。
元-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下江南及建康府治開省,大德元年,益都新軍萬戶府自寧國移鎮(zhèn)建康路。天歷二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明-洪武元年建都南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直隸中書省。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金陵遂為留都。
清-順治二年平江南,改南京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設經略招撫內院大學士。四年改經略招撫為總督,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治所及江寧府治皆在此。十八年為左布政使,領安慶等府州,分置右布政使,駐蘇州,領江寧等府州?滴跞旮目偠,專轄江南省,六年定為江蘇、安徽二布政使司。二十一年復改總督,轄江南、江西二省。乾隆二十五年,復設江蘇布政使司於江寧府。
南京簡介
歷史
南京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近年來曾在南京東郊的湯山,發(fā)現(xiàn)古人類遺址和猿人頭骨,表示南京早在數十萬年前就是人類聚居之地。而根據史書記載,南京的建城始於春秋時代。而在二千多前的三國,孫權更是據此以建國立都,史稱孫吳。自此之後,南京便成為中國歷史史上舉足輕重的都城,更是一座擁有珍貴歷史文化的名城。
在孫吳之後,陸續(xù)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隋、南唐、明朝前期在此建都,史稱六朝,再加上後來的太平天國和國民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於是又有「十朝都會」之稱。因此今日雖然南京不再是政治重鎮(zhèn),卻仍處處可見那尚未消褪的六朝繁華及王者風范。歷史歲月并不曾帶給南京滄桑的色彩,反而四處可見昔日繁華的馀韻。
現(xiàn)況
來到南京,感受明朝文人的悠閑氣氛,想像當年秦淮河畔的旖旎風情,欣賞婉約可人的南京佳麗,相信你應該能徹底地明了「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這句話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