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形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其樹勢中庸,樹冠紡錘形,樹勢直立,自花結實率較高,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果,6-7年后進入盛果期;最高株產在100公斤以上,花期在3月中下旬,果實形狀似桃,兼桃李之風味;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平均單果重40克左右,果面深紅色并附有白色蠟層。
主要品種
浦江桃形李
系薔薇科李屬,“中國李”中的一個品種,是金華市浦江縣名特優(yōu)新珍稀果樹之一,曾在全國農博會上獲得金獎。
桃形李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食之兼有桃李之風味,樹型、樹姿介于桃李之間,且產地主要在浦江,所以稱它為浦江桃形李。
1984年,該縣農業(yè)局在開展全縣果樹資源普查時,發(fā)現(xiàn)該縣石馬鄉(xiāng)一偏僻的砂質坡地上,有一種形似桃子,果皮青黃色,敷有較厚白果粉的奇特果,結果累累,簡直是“果實串串掛枝柯,樹頂見果不見葉”,顯得非常神奇。從此后,桃形李在浦江各鄉(xiāng)鎮(zhèn)得以迅猛發(fā)展。
1988年8月9日,在杭州,省、市、縣政府、科委、農科院、浙大領導和專家召開的浦江桃形李生產論證會,一致認為該水果很有發(fā)展前途;
1990年,列入農業(yè)部名特優(yōu)農產品基地,同年列入浙江省科委“桃形李研究”課目;
1997年列入浙江省科委“星火計劃”;
1999年7月31日通過驗收;
1995年,獲得中國農業(yè)博覽會銀質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評為優(yōu)質水果;
1998年,再次被評為浙江省優(yōu)質水果銀獎;
2001年,獲浙江省農業(yè)名牌產品稱號,也是該縣惟一的省級農業(yè)名牌產品,準備報批國家級農業(yè)名牌產品。
嵊州桃形李
桃形李為落葉小喬木,樹勢中庸,樹冠紡錘形,樹勢直立,自花結實率較高。一般定值后3年開始結果,6—7年后進入盛果期,果子甜度與質量是隨著樹齡的提高而提高,10年以上的果樹果子質量最好,最高株產在100公斤以上;ㄆ谠3月中下旬,果實形狀似桃,兼桃李之風味,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平均單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達100克。果面深紅色并附有白色蠟層,可食率高達97.8%,可溶性固形物20%,含有機酸0.57%。每100 克果肉中含蛋白質0.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克,營養(yǎng)極其豐富,常溫下可儲放10天左右,冷藏可保鮮50天,可做饋贈之佳品。
桃形李李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醬、干、汁、酒、脯、話李等,市場上供不應求。其果核、果仁可綜合利用,市場前景廣闊。鮮果包裝分為1公斤、2.5公斤、5公斤、12.5公斤等四種,箱裝的一般果子越大,整盒的份量就會越小,因為方形箱裝,果大空隙就會偏大,果小空隙就會偏小,果子一般會分4-5個等級:小果小于30mm、中果30-40mm,大果40-50mm,特大果大于50mm、混放(一般客戶都不喜歡的,只是采購商收購)。
成熟時間一般在每年的7月20號以后成熟的,提前采摘會影響口味,而且要看天公意愿,天晴高溫,成熟快甜度高,長期陰雨天會影響甜度味會淡些,華堂村為中心周邊時間有點差異,一般在8月15日后接近采收尾聲,基本上下市,只有零星山區(qū)有少量產出,這時間價格也會上揚了。
獲獎獎項
嵊州桃形李曾先后獲得國內農博會諸多獎項。榮獲獎項如下:
一九九七年,評為第三屆全國農博會名牌水果
一九九八年,評為浙江省農產品金獎
一九九九年,認定為浙江農業(yè)名牌產品
2000年,譽為浙江省桃形李之鄉(xiāng)
2000年,獲得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會一等獎
2001年,獲得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銷會金獎
2001年至2003年,連續(xù)三年評為浙江農博會金獎
2002年,又被認定為浙江農業(yè)名牌產品
2003年,評為全國優(yōu)質鮮食李
2003年,認定為浙江省綠色農產品
2004年,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
2005年,再次被認定為浙江農業(yè)名牌產品
2006年,再次被評為浙江省精品水果金獎
200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農業(yè)科普示范基地”
2006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2006年,被評為浙江農博會金獎
2007年,再次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
2007年,榮獲浙江省果品強鄉(xiāng)鎮(zhèn)
2008年,榮獲浙江省名品正牌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