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辣子疙瘩是戶縣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在戶縣、周至一帶群眾中流傳著“秦鎮(zhèn)的皮子、擺湯面、辣子疙瘩就大蒜”的說法。秦鎮(zhèn)是戶縣的一個鎮(zhèn),戶縣人招待親友都是以辣子疙瘩為上品,而且對這疙瘩湯里的辣油肉湯很有研究,一看辣油厚不厚,二看嘴唇紅不紅。若油厚、嘴唇紅,說明主家待客厚道;否則就是待客輕薄,要討閑話的。外地人來戶縣,也以品嘗辣子疙瘩為快事! 艨h世代盛產(chǎn)紅辣椒,辣子的吃法有各種各樣,有醋和辣子、漿水和辣子、干調(diào)辣面子、醬油和辣子,而最好的就是油潑辣子。用油潑辣子調(diào)制的辣油肉湯,可以調(diào)面,可配多種面食,也可以泡饃,是一種多用的湯味食品! ≌{(diào)制辣油肉湯,用的雖然是油潑辣子,但不是用燒熱的油潑的,而是用溫油泡的,將辣味全部浸入油中,沒有烈辣的感覺,散發(fā)出一種辣香宜人、十分誘人的味道。
材料:
豬肉、面粉、蝦米、烹醋、香菇、甜面醬、菜籽油、蒜苗、精鹽、五香粉、堿面、韭菜、小白菜、油潑辣子。
做法:
把蝦米切成丁,用水泡好的香菇切成丁,凈豬臀尖切成米粒大的,蒜苗切成絲。鍋內(nèi)放上菜籽油,用旺火燒到八成熱時倒進(jìn)豬肉丁,炒5、6分鐘后,加上烹醋,翻炒幾下,下入甜面醬、蝦米丁、精鹽、五香粉、在加肉湯,改用小火煨燉到熟爛后即成臊子。 做面片。將堿面、精鹽用溫水化開,倒入白面粉和成面團(tuán),揉到搓光,搟成0.5厘米厚的薄片,切成6.5厘米大的三角形面片。 把小白菜、韭菜擇洗干凈,剁碎,加入蝦米丁、五香粉、精鹽,攪拌成餡。 把餡放在三角形的面皮上,將面皮的一角回折在面皮的三分之二處,然后將另兩個角都向里回折,壓牢,就成了疙瘩! ″亙(nèi)放入肉湯,用旺火燒開,下入疙瘩。湯開后,放上肉臊子、油潑辣子、精鹽,煮兩分鐘后,在放上香菇丁、蒜苗絲,盛在碗中就可以了。